大家发现没?
抢山东舰的票难如登天,而且竟然没见黄牛出来倒卖二手票!其实不是因为他们不敢,而是因为能登上航母参观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太难得了。 航母参观票,为啥比“大熊猫”还难见?这么说吧,现在全球有22艘现役航母,但能对公众开放参观的,掰着手指头数都嫌多,美国航母偶尔会开放,但得提前半年预约,还得通过安全审查;中国之前只有辽宁舰、山东舰开放过,福建舰还在海试,暂时没排上日程。 山东舰是中国首艘国产航母,2019年服役,2023年才首次对公众开放放了舰岛、飞行甲板等部分区域,三年就开过两次,每次名额不到5000人,这是什么概念?北京故宫2023年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平均每天5.2万;山东舰开放两天,总共放票不到1万张,连故宫的“零头”都不到! 更关键的是“参观门槛”,抢票得先在官方平台实名认证,一张身份证只能买一张票,还得填健康信息、行程码;入园时要刷身份证+人脸识别,票上连座位号都没有,黄牛就算抢到票,也没法“转手”,买票的人和参观的人必须“人证合一”,想倒卖?门都没有! 往常黄牛倒卖票,靠的是“信息差”和“技术流”:比如演唱会票,他们能用外挂软件批量抢票,再高价转卖;医院专家号,他们能雇人排队,甚至和“内部人员”勾结,但山东舰的票,直接把黄牛的“套路”全堵死了。 山东舰票难抢到“黄牛都认怂”,其实是个特别好的信号,说明咱们的“稀缺资源”终于不被“黄牛经济”绑架了!以前抢火车票、抢医院号、抢演唱会票,黄牛总能钻空子,搞得普通人怨声载道;现在山东舰用“实名制+人脸识别+限量限时”三板斧,直接把黄牛的“生财之道”给断了。 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管理理念的升级:把“公平”放在第一位,让真正想参观的人有机会,而不是让“有钱有关系”的人垄断资源。 不过话说回来,航母参观票这么稀缺,也说明大家对“国之重器”的热情太高了,谁不想亲眼看看自己国家造的航母?谁不想站在甲板上,感受“大国重器”的震撼?这种热情,其实是对国家实力的认同,是对“中国制造”的骄傲。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