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0年,朱枫被捕,为守住秘密,她将2两重的金子取下,分多次进肚子,吞金后,她痛苦倒地,谁知这时,一个特务推门而进! (参考资料:2019-05-01 法治宁波——“潜伏”者红色女特工朱枫烈士,牺牲60年后魂归故里) 1950年1月14日,台湾岛上一封家书匆匆写就,信里只有七个字:“凤将于月内返里”,收到信的亲人该是何等期盼,以为离散多年的骨肉终于要回家了。 谁知,这七个字竟成了诀别,此后的六十多年,朱枫的遗骸不知所踪,成了一家人心里最沉的痛,直到前些年,一捧带着历史温度的骨灰跨越海峡,这场漫长的等待才算画上句号。 朱枫,原名贻荫,小名桂凤,1905年她生于浙江镇海的富裕渔商之家,父亲是当地商会会长,她自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标准的大家闺秀,可这位大家闺秀,骨子里却不是安分的人。 在宁波读师范时,朱枫就投身学生运动,支援工人罢工,还和坚定的共产党员陈修良成了生死之交,她请书法家沙孟海为自己取名“谌之”,字“弥明”,意为忠诚、拥抱光明,此后参加革命,又改名朱枫。 七七事变爆发,朱枫彻底告别了安逸的家庭生活,投身抗日,她出钱出力,在家乡组织宣传队、救护队,开办工厂救济难民,后来,她把年幼的女儿送进抗日义勇队少年团,自己则随丈夫朱晓光去了皖南新四军。 他们在随军书店工作,明面上卖书,暗地里却是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点,为了给大后方采购印刷物资,她甚至卖掉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枚三克拉结婚钻戒。 在隐蔽战线摸爬滚打,朱枫也练就了一身智慧和胆识,她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和妹夫,恰好都在国民党中统工作,这层看似尴尬的关系,反倒成了她获取情报的绝佳掩护,在麻将桌和饭局的谈笑间,许多情报便悄然到手。 不过,潜伏总是伴随着危险,1944年,朱枫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受尽酷刑,腿部落下残疾,即使这样,她也未曾动摇,出狱后于1945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9年10月和11月,解放军在金门古宁头和舟山登步岛接连受挫,原因直指情报不足,为解放台湾做准备,派人赴台获取军事情报,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派谁去?华东局的领导们很为难,论条件,朱枫无疑是最佳人选:忠诚可靠,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她在台湾有继女和女婿这层社会关系。 可问题是,朱枫在隐蔽战线出生入死十几年,眼看就要和家人团聚,再让她去冒这个险,实在于心不忍,但时间不等人,似乎也找不出第二个更合适的人选。 当组织征求朱枫的意见时,她稍作思考,便接下了这个任务,只给丈夫写了封信,说要“外出经商”。 1949年11月27日,朱枫抵达台湾基隆港,她很快联系上我党在台最高领导人蔡孝乾,以及“密使1号”、时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吴石。 蔡孝乾向朱枫汇报了台湾地下党准备接应解放军的情况,而吴石则将一批绝密军事情报交到了她手上,这些情报被迅速制成微缩胶卷,通过秘密交通员送回大陆。 任务顺利完成,上级指示“速回”,朱枫大喜过望,这才写下了那封“凤将于月内返里”的家书。 可谁能想到,就在凯旋前夜,厄运悄然降临,1950年初,台湾地下党两名重要干部被捕叛变,蔡孝乾也供出了朱枫,当吴石派人紧急通知她时,台湾已全线戒严。 吴石冒险开出特别通行证,用军机将朱枫送到舟山,计划让她从那里乘渔船返回大陆,可惜,这成了他暴露的直接证据。 在舟山躲藏两周后,朱枫最终还是落入了敌手,被捕时,她将随身携带的金饰吞入腹中,决意赴死,但被敌人发觉后强行手术取出,面对审讯,她只留下一句:“我个人的死算得了什么?” 1950年6月10日下午,台北马场町刑场,朱枫与吴石等人一同被枪决,身中七弹,时年45岁,如今,她的故居成了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她的铜像立在故乡的枫园,以祭奠她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