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把笔举起来的那一刻,众议院的“218票”,成了压在美国底层人身上的一块新砖。没有烟花、没有鼓掌,只有媒体在七月四日前夜机械地复读着这四个字母:“TABC”——特朗普版税改法案,代号“大而美”。 美在哪?只美在亿万富翁的报表上。 这份法案撑过了所有程序障碍,拜登在白宫外骂它“残酷”,民主党人在会场里念完了整整940页法案试图拖住它的命。马斯克干脆在X上宣称要成立“美国党”,来对抗这场“国家级抢劫”。 但这些声音,最后都被“218比214”的数字埋掉了。 法案背后的账本很简单,给最富的那1%减税,让那1200万原本靠医保活着的人自行了断。医保削了、食品券砍了、能源补贴没了,一堆人连“吃得上饭、看得起病”都不敢保证,还得被告知“这叫经济自由”。 更魔幻的是,这一切,被包装成了“给中产减负”。 这不是减税,这是对收入最低阶层的二次征收,只不过这次不是从工资扣,而是从生存空间扣。从医保、从食品、从孩子的营养早餐里扣。 表面看起来,这是一场“共和党的胜利”。但对下层选民来说,这是一次“不反抗就会饿死”的警告。 别忘了,美国的赤字并没有因此收紧,反而在加速爆炸。国会预算办公室已经发话:未来10年,这场“减税盛宴”将多制造出3万亿美元债务。6000亿利息是起步价,那些高呼“国家不能管太多”的议员,正在让国家彻底失控。 而特朗普呢?他清楚这一点。他的赌,是赌这场法案能在独立日前哄得住金主,撑住股市,再在大选里多捞几个“铁锈带”的摇摆票。 哪怕明知这就是提前透支未来,也得赌。他不赌政治长线,他赌的是选票短利。 说到底,“大而美”就是赤裸裸的“以富养富”,假装自己在搞供给侧改革,实则是给美国打了一针止痛剂,甩开后座力,把痛苦转嫁给了十年后的下一任总统,或者说下一任“替罪羊”。 而这一针下去,社会撕裂更大了。站队的、破防的、沉默的,全都开始选边。阶级对立明明白白地写在法案里,盖章的是国会,喊话的是总统,代价是14亿人中的每一个“被代表者”。 拜登醒了,媒体哗然了,但有什么用?他现在连场完整的演讲都站不住。他能骂一句“残酷”,却改不了被签署的现实。 特朗普赢了吗? 暂时看起来是。但这不是治国,这是表演。就像你看见一艘即将沉没的船,船长在甲板上放了一场焰火,说:“你们自由了,自己划吧。” 真问题还没来。 法案正式生效后,美联储该怎么掩盖财政刺激引发的通胀?债务违约边缘的金融市场又会怎么反应?底层选民一旦发现“自由的代价是活不下去”,会不会在下一场选举里把投票箱当作汽油桶? 特朗普赌的是资本主义的惯性。他相信,市场不会因为多死几百万穷人就崩盘,社会也不会因为底层的绝望而烧起来。他赌的,是“没有人真敢动手”。 可惜,他赌错过一次。 2016年以前没人相信他能赢,后来他赢了;这一次,他觉得自己还能复制剧本。但历史不是算法,选民不是宏观经济变量。连马斯克都开始重新组局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连亿万富翁都感觉到风变了。 这次“大而美”,终究是砸进了人民的胃,也砸到了政客的脸。它的通过,只是美国“纸面稳定”的最后一场演出。观众还没走,但台下的怒火,已经在慢慢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