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蒋刚咽气,比蒋经国只大12岁的宋美龄就想独揽大权,没想到,一向憨厚的蒋经国在葬礼上仅用了一句话,就逼得宋美龄连夜逃往美国…… 1975年,风雨大作,台北雷鸣万闪,蒋介石坐在椅子上,甚至说话都有些含糊不清,但能看出来蒋介石的精神头很好,无论是吃饭还是坐在轮椅上散步都非常的有活力。 这就是台湾的最高掌权者,蒋介石虽然已经老了,但在台湾威严依旧,谁也不敢跳出来跟蒋介石斗嘴,但意外总是在平静中到来,蒋介石又一次发病,这次发病来的更加凶险,如同蒋经国死去一样,即便是一生尽力抢救,也没能挽回蒋介石的性命。 蒋介石人生算是结束了,他位置的争夺还没结束,也是把蒋经国跟宋美龄冲突放在了明面,不,风雨雷霆般的变化。 这对母亲虽然明面上母子和睦,但暗地里不知道交锋了多少次,你来我往,双方的人马各有伤亡,甚至蒋介石都下场调节,让他们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闹得太过火,如果说刚开始蒋介石凭借的是蒋介石的维权,那宋美龄凭借的就是她在国民党中的人际关系。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毛人凤,这个后戴笠时代最有名气的保密局局长,就因为挡了蒋经国的位置,被蒋经国几次三番的戏弄,最后不得不找宋美龄求情,才安然活到病死,但手上的权力也被人家夺得一干二净,茂森看到这种情况头也不回的回到美国,生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人。 宋美龄在老臣心里的地位还是不错的,权力也不小,但面对有着蒋介石支持的小蒋,双方斗得谁也不肯让谁,都想掌握大权。 抗战时期,蒋介石的权力比较分散,无论是小蒋还是宋美龄矛盾还没那么冲突,小蒋甚至会亲切的叫宋美龄一声姆妈,宋美龄也处理的很好,有什么事情都交给蒋经国做,要是不看他们的斗智斗勇,他们看着真像一家人。 但不管是曾经的甜蜜,还是曾经的明争暗斗,等蒋介石死了,大家也都毫无顾忌,宋美龄是老了,但她还有子侄,孔令侃还活着呢,未必不能争一争大权。 宋美龄早就明白,蒋介石制定了传人,由多个人签名,其中就有宋美龄自己,让蒋经国替代他的位置,但人怎么可能甘心,当初蒋介石还在的时候大家冲突的也很严重。 蒋经国心知肚明,他爸爸是走了,但他的掌权之路依旧很艰难,起码他的姆妈就不一定能放下,毕竟这么大的地盘,任何有能力的人都很眼馋。 但蒋经国很干脆的宣布,以后他爸妈同棺,亲母,姆母,这差距显而易见了,尽管大家都清楚蒋经国母亲在奉化呢,但人家的态度就是这样,哪怕是没有机会,这正妻的位置也不留给宋美龄,要说宋美龄一点想法都没有,那肯定是假的。 宋美龄跟蒋介石40多年,那可真是陪蒋介石到老,什么风风雨雨没经历过,虽然宋美龄不一定要跟蒋介石合葬,但蒋经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味道就变了,这不是当众打脸吗,可其他人一点反应都没有。 要说蒋经国也是憋了许久,他们感情很深,包括他母亲后事都是他一手操办的,当初甚至为了避宋美龄的名讳都不敢宣传,明明是正妻,却不能相认,这对蒋经国来说是奇耻大辱啊。 现在大家都敞开了,小蒋也不再伪装了,干脆利落的把自己的想法给说出来,再搭配上蒋介石拿出来的“遗嘱”,这是一家人排外啊,丁点面子也不给留下。 果然事后一片风平浪静,哪怕是蒋经国守孝期间,也没有人站出来说蒋经国站出来极为,权力就这么顺利的交接了,而宋美龄也许感觉到没有希望,没过多久,就渠道美国,只是偶尔才回来,不过那时候俩人早已经化解了矛盾。 信息来源:新浪图片--蒋介石刚去世仅仅半年,只比蒋经国大12岁的宋美龄就想操纵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