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还未访华先嚣张!2025年6月29日,美国议员威胁:特朗普同意了,买俄罗斯石油,

还未访华先嚣张!2025年6月29日,美国议员威胁:特朗普同意了,买俄罗斯石油,中印加税500%。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就在前几天,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件事, 这架势就像掐着中印两国的脖子,想逼着我们“站队”。 俄罗斯的石油对中国和印度而言,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美西方对俄搞能源封锁,中印两国反倒成了俄油最大的“接盘侠”,2023年,中国一口气吞下1.07亿吨俄罗斯原油,占俄出口总量的43.6%。 印度也不遑多让,进口8184万吨,占比33.4%,到了2024年头五个月,两国联手拿下俄罗斯77%的石油出口量,总量高达8434万吨。 冲突爆发后,中印买的俄能源总量比战前暴涨45%,印度炼油厂加工的俄油直接翻倍。 西方搞限价逼得俄油打折出售,中印其实捡了大便宜,对中国来说,俄油稳定了能源供应,减少了对中东的依赖;印度更是靠低价油压住了国内通胀,莫迪政府偷着乐还来不及。 这买卖对三方都是刚需——俄方要外汇续命打仗,中印要低价油保经济,岂是美国一纸法案就能拆散的。 美国为了掐断俄“战争资金”,制裁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今年1月,拜登政府直接对俄罗斯两大油企和183艘运油船“拉黑”,其中约3亿桶油本是运往中国的,其余大半目标印度。 这一拳打出去,全球油价应声飙到每桶81美元,海运成本火箭式蹿升。 可结果俄罗斯经济2024年增速,反倒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连美国助理国务卿奥布莱恩都灰头土脸承认:制裁根本没达到效果。 因为中印炼油厂早就摸索出了“变通之道”:用身份模糊的“影子油轮”、转口贸易、本币结算,甚至通过中亚通道“曲线运油”。 美国越制裁,中印俄的能源纽带反而越缠越紧,逼得格雷厄姆这等反俄急先锋,只能祭出500%关税的“核选项”。 这事最讽刺的莫过于时间点,就在格雷厄姆放狠话前三天,特朗普刚在白宫喜气洋洋宣布:“我们昨天刚和中国签了协议。” 指的是中美用“稀土换芯片”的休战协议,中国恢复稀土供应,美国取消部分技术限制。 更别提日媒早已曝光,特朗普正张罗着带马斯克、黄仁勋等40位美国CEO,要在9月3日来北京出席抗战胜利阅兵式,打算复制2017年访华,狂签2530亿美元订单的“高光时刻”。 很多人也纳闷,特朗普现在一边伸手要访华红包,一边举着关税大棒,这到底是唱的是哪出? 我觉得他现在,明摆着就是“两手策略”:用关税议题安抚国内反华势力,同时把法案当谈判筹码,等访华时讨价还价。 而且他预订的法案里,还埋了个伏笔——允许总统“豁免制裁”,特朗普就等着中方给足面子,他再“法外开恩”彰显权威。 这种生意人式讹诈,我们中国人可没少见。 倘若格雷厄姆的法案真成了法律,500%关税无异于向中印经济投下“核弹”。 中国出口美国的机电、纺织品,印度的化工品、软件服务,价格将瞬间翻五倍,产业链条崩裂近在眼前。 可美国也不能独善其身,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商品价格暴涨,通胀卷土重来;硅谷科技公司依赖的印度IT外包成本飙升;更别提美国页岩油商心心念念的对华千亿订单,怕要直接泡汤。 连美国商界都急得跳脚,警告这法案是“经济自杀”。 特朗普团队内部,其实对这个法案分歧也很严重,财长贝森特想靠谈判降关税,国务卿鲁比奥却坚持对华强硬;马斯克等商业领袖盼着访华捞订单,共和党鹰派却要“对华亮肌肉”。 这种分裂注定法案即便通过,也可能被大幅缩水——毕竟11月美国国会要改选,特朗普绝不敢真让关税核弹,炸垮中西部农场主的选票。 但此事足以警醒我们:美国对华战略焦虑已深入骨髓。 俄军在乌东战场节节推进,乌克兰反攻成了泡影,美国只能把气撒在“买油养俄”的中印头上。 这种“自己打仗不力,怪别人不肯断交”的逻辑,活脱脱暴露霸权颓势。 中国外交部回应直戳要害:中俄贸易合理合法,倒是美国自己还在偷偷买俄浓缩铀。 说到底,特朗普再变脸,也逃不出“利益”二字。 访华行程照旧推进,说明他清楚稀土、气候、朝核问题都离不开中国合作。 我们中国估计也不会有啥大的变化,该买俄油照买,该反制时亮剑,毕竟4月对美稀土出口管制一收紧,五角大楼的F-35产线就立马告急,大国博弈的底牌,终归是实力说了算。 格雷厄姆鼓噪的500%关税,其实就是场政治真人秀,中俄印“3对1”的能源合作格局已成事实,美国越制裁,三国越抱团。 至于特朗普,访华时大概率还要堆笑握手,毕竟商人最懂:真金白银的订单,永远比虚张声势的制裁实在。 咱们只需冷眼观之,该合作时开门,该亮剑时攥拳——大国之路,岂容他人指手画脚?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美议员放话:特朗普同意了,买俄油,中印加税500%-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