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加农炮为什么叫“加农”?很早以前我就感觉很困惑,每次看到加农炮,不管什么型号,无

加农炮为什么叫“加农”?很早以前我就感觉很困惑,每次看到加农炮,不管什么型号,无一例外都有一根超长的炮管子,于是,每次听到加农炮三个字,头脑中相应的反应区里必有一门伸着长长炮管的大炮。 长大后,读了点书,知道了“加农炮”中的“加农”一词源自英文 “Cannon”的音译,而 “Cannon”意思就是加农炮、火炮,做为名字时叫“坎农”。不过,在军事术语中,“加农炮”(Gun/Canon)特指一种长身管、高初速、弹道平直的火炮,主要用于直瞄射击或远距离精确打击,例如二战时期德国88毫米高射炮,当它用做反坦克目的时,它就是一门加农炮。 “加农炮”中的“加农”一词经过词源考证,大致为以下路径传播:拉丁语 Canna(芦苇/管子)→ 意大利语 Cannone(大管子)→ 法语 Canon → 荷兰语 Kanon → 日语 カノン砲(Kanon-hō)→ 汉语“加农炮” 它最早在公元前就出现了,词根来自拉丁语 “Canna”,原意是“芦苇杆”或“中空管状物”,罗马帝国时期已用于描述管状器具。 大约在13世纪的意大利,这个词逐渐演变为“Cannone”,意思是“大管子”,当它特指火炮时,表达的意思是“管状火炮”。 到了15世纪,法语中把它简化为 “Canon”,并随着法国的强大和扩张成为了欧洲通用术语,意思是火炮,法语拼写影响了英语(Cannon)和荷兰语(Kanon)。 荷兰人发现新的海路到达日本,这个词在江户时代通过荷兰商馆传入日本,音译为“カノン”(Kanon),后来在明治维新时期正式采用 “カノン砲”称谓。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清末洋务运动时期,该词经日语转译为汉语“加农炮”。1932年民国时期的《军语释要》首次规范为“加农炮”。

评论列表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1
2025-07-04 18:26
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