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禁得好!”天津下暴雨,12岁男孩打网约车回家,结果,车子刚开几百米,司机就停车对男孩说:我下一单要超时了,求你们下车!就当免费载了你们一段路,但是,需要男孩支付订单的4块钱,说这钱是给平台的。男孩信以为真,下车还说了声"谢谢叔叔",然后等了半小时,才打到出租车,被淋成了落汤鸡,平台:已对司机账号永久封禁!
7月2日,天津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到处都是积水。12岁的男孩和朋友在红磡垂钓园售票处,准备打车回家,他们通过网约车平台叫到车,司机接单后,却没在平台上点“已接到乘客”。
车刚开出几百米,司机便开始抱怨,称自己下一单快要超时,转头就商量着让男孩提前下车。男孩涉世未深,面对这番说辞一脸茫然。司机见状,便换了套说辞哄骗他,说那4块钱必须付给平台,否则自己要被罚款,还大方地表示,刚才那段路就算免费送他了。
男孩信以为真,付了钱道了谢,可转身就被倾盆大雨浇了个透心凉。他就这样被扔在路边,浑身湿透,在暴雨里冻得瑟瑟发抖,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拦到下一辆车,狼狈不堪地回到家。
事情的真相,远比男孩想的更糟。家长得知后怒不可遏,一查订单记录才发现,司机根本没有取消订单。所谓的“下一单超时”,不过是嫌这趟路程太远、赚头太少,看孩子好欺负,就找借口把他半路甩下。
事情曝光后,舆论瞬间炸了锅。网友们一致痛斥司机毫无底线,“连小孩都骗,真是缺德到家了”,更有人担心,“暴雨天把孩子一个人扔在路上,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不少家长也感同身受,分享了自家孩子遇到的类似骗局,司机们总有各种借口,比如“前方修路”,而真实目的无非是想甩掉不划算的订单。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司机八成是接了更赚钱的单子,才急着把男孩这个“小麻烦”甩掉。因此,当平台介入时,许多人觉得“永久封号”还不够解气,认为这种司机就该“全网曝光,让他这辈子都别想再碰方向盘”。
平台的反应倒也迅速,核实情况后,立刻对司机做出永久封禁的处罚,并主动联系家长退还了车费。处理方式干脆利落,算是给了公众一个交代,也给其他动歪心思的司机提了个醒:别拿规则和良心开玩笑,平台的惩罚不会缺席。
说到底,司机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男孩这单路程远、收益低,不如把他扔下,好去接别的“大单”。这种为了几块钱的蝇头小利就抛弃职业底线的行为,也让许多同为网约车司机的人看不下去。
有司机就表示,自己也曾搭载过单独乘车的孩子,不仅会把车开得更稳,下车时还会叮嘱安全,目送孩子走远了才离开。两相对比,职业操守的高下立判。
这场暴雨,不仅浇透了一个男孩的衣服,更应该浇醒整个网约车行业。人们期待平台能借此反思,真正把监管落到实处,比如加强对司机针对特殊乘客服务规范的培训,并建立更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让每个乘客的权益都能得到及时保障。
至于那个在雨中瑟瑟发抖的男孩,希望这次糟糕的经历不会让他对世界失去信心。毕竟,扔下他的是个例,而更多的陌生人,或许正愿意在风雨里,为别人撑起一把伞。
这场暴雨中的人性考题,不仅考验着网约车司机的职业道德,更暴露了行业监管的深层漏洞。唯有通过制度重构、技术革新和全民参与,才能让每个孩子在出行时都能获得坚实的安全屏障,让暴雨中的悲剧不再重演。
信源:封面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