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不明白:摩萨德能把伊朗渗成筛子,为什么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华就不行? 可以这么说,大多数中国人至少掌握两种语言:普通话和家乡方言。以广东为例,很多人能同时说普通话、粤语和本地方言。一个中国人如果只会讲普通话,反倒显得不太寻常——这在非中国本土成长的情况里才可能发生。 有个老笑话说得很形象:美国情报机构花费巨资培养了一名顶级间谍,将其空投进苏联。可第一天就被识破。特工百思不得其解,问苏联人自己到底哪里露了馅,对方淡定回应:“你表现得都很好,就是不该派个黑人来。” 这也说明了一个现实:能在中国混得开的间谍,通常只能是长相接近中国人的东亚或东南亚人。也正因此类背景的人士,在中国的间谍活动中最为常见。 但即便如此,美国想复制以色列摩萨德在中东那样的深度渗透,在中国其实非常难。亚洲人想打入中国情报圈,往往还需要绕一层,涉及到更复杂的利益协调,情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自然就会打折。 虽然这种模式并非完全不可能实现,但这也正是我们始终保持警觉的原因。相较之下,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中国的渗透能力不及摩萨德在伊朗的布局。但别忘了,对中国情况了解更透彻的,是日本和韩国,他们的情报网络深植中国多年,而且与美方存在密切共享机制,其威胁甚至超过美方。 如今的情报战,真正困难的并不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或缺乏线人,恰恰相反,是信息太多。如今每天网络上充斥着海量信息,其中混杂着大量虚假内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最大的问题不是情报太少,而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分辨真伪、筛选出有价值的线索。分析能力和筛选机制,反而成了情报工作的最大挑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