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只给了10天期限,要求中国取消稀土限制,王毅4个词斩钉截铁。6月25日,中方外长王毅会见美方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对中美关系用四个词进行阐释,表明了合作大于对抗的态度,而反观美方则是越来越急切,想着在十天内解决稀土问题。
这些天,美方突然给中国下达了一个相当紧迫的“十天大限”,要求中方立马取消对稀土的出口限制,否则将发起新一轮芯片管制。
为啥这么着急?还不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早就到了“命门被攥”的地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占了全球产量的70%以上,精炼能力更是超过90%。而美国80%的稀土得从中国进口,像洛克希德・马丁,还有特斯拉这样的车企,都指着中国的稀土过日子呢。
尤其是军工企业,F-35战斗机造一架就得427公斤稀土,核潜艇更夸张,一艘得用4.2吨。可自从今年4月份中国对稀土进行新一轮管制后,美国五角大楼急的跳脚,因为他们的稀土储备最多只能撑3个月,再拿不到中国的稀土,美国引以为傲的武器全得变成废铁!
其实美国自己也不是没想过摆脱依赖,可折腾了15年,又是拉盟友,又是砸钱建厂,结果呢?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到现在还得把稀土运到中国来加工,本土生产的稀土成本高得离谱,产量还少得可怜。
所以美国这才希望在最后关头争取到最大利益,尤其是在稀土等战略资源的问题上。
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国方面态度鲜明。6月25日,中方外长王毅会见了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用四个词精准概括了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立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而不同”。
这四个简单的词语,既表明了咱们合作的诚意,也亮出了咱们的底线。
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国与国之间要平等相待,不能谁拳头大就欺负人;咱们不想和谁打仗,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可偏偏有一些人非要搞对抗,掀起贸易战,对华加征145%的超高额关税,甚至限制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这简直就是螳臂当车,大家一起赚钱不好吗?
谁不知道,咱们中国对稀土的管制,可不是针对美国一家。这是国际通行做法,是为了保护资源、维护国家安全。就像《稀土管理条例》里说的,咱们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能把子孙后代的饭碗给砸了。
而且,咱们也没一棒子打死,只要符合规定,该出口的还是会出口。6月伦敦会谈后,咱们给通用、福特这些美国车企的供应商发了临时出口许可证,就是为了帮他们渡过难关。可美国呢?一边要咱们多给稀土,一边又把上千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清单,这种“既要卡脖子,又要吃甜头”的逻辑,咱们中国人可不答应。
现在美国的处境有点尴尬。7月2日,他们刚解除了对中国乙烷和芯片软件的出口限制,想以此来换稀土。可咱们中国早就留了一手,稀土出口许可证只有6个月有效期。要是美国在这期间再搞小动作,咱们随时可以反制。这就像下棋,咱们走一步看三步,美国却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其实,稀土问题的本质,是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美国想通过施压让咱们在科技、贸易等领域让步,可他们没想到,稀土这张牌咱们握得死死的。咱们不仅有资源优势,还有技术优势。中国掌握着高纯度稀土分离技术,主导制定了国际标准,还在推动“零碳稀土”认证体系。美国想绕过中国,没那么容易。
咱们中国一直是讲道理的。王毅外长说过,合作大于对抗,这是咱们的真心话。可美国要是非逼着咱们对抗,那咱们也不怕。稀土就是咱们的一张王牌,但咱们不想把它当成武器。咱们希望和美国坐下来好好谈,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而不同”的原则,找到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路。
现在,美国的“十天大限”就要到了。咱们中国还是那句话: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稀土的事儿,咱们依法依规办,该给的给,不该给的,就算美国再急,也别想拿到。咱们中国人向来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美国要是真想解决问题,就拿出诚意来,别再耍那些小聪明。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合作共赢,这才是中美关系的正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