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我们媒体老师一片叫好,虽然我鹏也是自己的金主之一啊。但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两个字:没戏。会在热销三四个月后,瞬间沦为查无此车和ai才知道的状态
大家的起手式,包括官方的感觉都是《在某某万,拥有某某配置组合包,某某没有》。这种买点会在两个月后土崩瓦解,你会发现两个月后所有品牌的同价位车都有了
实际上中国用户在购车的起身行动前就已经决定了95%的结果,绝对不会因为某某配置看起来更值而不选择自己的初始选择。如果真像各位老师所言的那样,那么没有人会在2025年7月去订购一部2024年4月发布,在2026年的这个时候的SU7
中国消费者要的就是一个名字,朗逸轩逸H6S库里南911无不是此,丰俭由人。我这个产品多么多么值得,解释链条一长,得到是跟蔚来一样的结果
价格也没和YU7拉开实质性的差距,买中高配的用户永远要陷入自证为什么不加两三万买YU7的漩涡之中,人啊骗自己是最难的。小鹏自己也应该明白,为什么M03卖的好?是因为M03在价格足够低的同时,比比亚迪有更好的品牌形象
做品牌难,做营销难。但很多人却把别人的成功归咎于品牌效应,会做营销。但,如果可以选择,谁不想拥有品牌效应谁不想会做营销呢?
小鹏G7全是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