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84年央视春晚即将启幕前夕,总导演黄一鹤为晚会写首体现家国情怀的结束曲的想法

1984年央视春晚即将启幕前夕,总导演黄一鹤为晚会写首体现家国情怀的结束曲的想法,愈加强烈。他亲自去拜访词作家乔羽,说:“乔老,请您创作一首符合春晚氛围的歌词,我马上要。”

1984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即将启幕,作为春晚的总导演,黄一鹤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在紧锣密鼓的筹备过程中,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为晚会创作一首体现家国情怀的压轴歌曲,用以串联整台晚会,凝聚主题,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黄一鹤心里有了想法,便马不停蹄地去找词作家乔羽。乔羽是黄导演的老朋友,两人有过多次愉快的合作。黄一鹤登门拜访,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希望乔老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一首符合春晚主题、体现时代精神的好歌词。乔羽听后颇感为难,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出一首好歌词谈何容易?但看着黄导演殷切期盼的目光,乔羽还是答应了下来,表示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乔羽在家埋头苦写,废寝忘食,一改再改,努力揣摩春晚的主旋律,力求歌词传递出团圆、亲情、祖国的内涵。几经易稿,乔羽终于交出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歌词。读着歌词,仿佛看到了阖家团圆的温馨场景,听到了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期盼。

第二天清晨,当黄一鹤看到乔羽熬夜完成的《难忘今宵》歌词时,他激动地握着歌词纸,连连称赞“妙笔生花”。这歌词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意境,不仅优美细腻,还兼具庄严和大气,宛如一幅描绘温馨与期盼的画卷。乔羽以极具感染力的笔触,将家国情怀与亲情羁绊巧妙融入短短几行文字中,使人不禁沉浸在这份情感的深流之中。黄一鹤确信,这首歌会成为春晚的点睛之作,但仍需一首贴合歌词灵魂的旋律才能赋予它生命。他随即找到了著名作曲家王酩,希望为歌词谱写曲子。

当王酩接过这首歌词时,目光在字里行间流转,内心瞬间被乔羽的文字所感染。他仔细品味每一句歌词,仿佛可以听到未曾出现的旋律在脑海中回响。歌词中的情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甚至激动地说道:“这首歌词已经为旋律铺好了路,只需要用音乐把它的情感呈现出来!”王酩立刻投入到创作中,日夜兼程,不断调整每一个音符与节奏,仅用了短短几天时间,便完成了整首曲子的创作。

随后,歌曲的演唱者李谷一受邀参与录制。作为一名具有深厚音乐功底和卓越演唱技巧的歌唱家,李谷一在接到旋律时深感惊喜。 她回忆道:“王酩的旋律非常符合我的演唱风格,简洁流畅,却充满情感。录音时,我只用了两次就完成了,过程并不复杂。但正是这种简单而直接的旋律,让歌曲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唱。” 在录音室内,李谷一用她清亮而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将歌词与旋律融为一体,赋予了《难忘今宵》鲜活的生命力。

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难忘今宵》首次亮相。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优美的歌词伴随着李谷一的歌声传递到全国千家万户时,观众们仿佛被一股温暖的力量包裹。歌曲不仅歌颂了辞旧迎新的喜悦,更深深地触动了每个人的思乡情怀与对新年的美好祝愿。那一年,这首歌成功地成为春晚的压轴曲目,为每一位观众送上新年祝福。 自那以后,《难忘今宵》几乎年年登上春晚的舞台,成为春节的象征之一。它所传递的情感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将家国情怀和人们内心对团圆的渴望深深嵌入时代记忆。这首歌在几十年里见证了春晚的变迁,也见证了无数家庭的新年欢聚时刻。那年的“今宵”,不仅定格为时代记忆的一部分,更成为无数中国人心中一份温暖的永恒记忆。

然而,在春晚的发展历程中,也有不少导演试图用新歌取代《难忘今宵》的地位。2006年,郎昆担任春晚总导演时就有此打算,他认为连年传唱同一首歌可能会引起审美疲劳。 但由于遭到导演组内部的强烈反对,最终还是决定继续沿用。2012年,导演哈文选择用一首名为《天下一家》的歌曲作为春晚的压轴,但这首歌却未能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可。

2013年,在缺席一届春晚后,《难忘今宵》重新回归主舞台。它就像一位忠实的老朋友,无论春晚的舞美和节目如何翻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始终用不变的旋律唤起人们记忆深处的感动。这首歌见证了中国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但那份对家的眷恋,对祖国的热爱,却从未改变。 如今,《难忘今宵》已经陪伴春晚走过了近40个年头。每当新年钟声敲响,亿万中华儿女总会一起齐声高唱"难忘今宵,难忘今宵",用歌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对幸福生活的感恩。这首歌已经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一种情感的寄托。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欢笑和泪水,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正如歌词所唱,"神州处处花香,心中充满希望",《难忘今宵》必将继续传唱下去,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1984年,乔羽、王酩、黄一鹤三位艺术家怀着对祖国的炽热爱,倾心创作了这首歌。三十多年来,无数聆听和传唱这首歌的人,都被他们的真情所打动。今天,重温这首歌的创作历程,回顾它陪伴春晚、见证时代的光辉岁月,我们无不为之动容和敬佩。 但愿这首歌能够一如既往,在未来的春晚舞台上,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永远传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