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斐济总理西蒂韦尼·拉布卡7月3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反对

斐济总理西蒂韦尼·拉布卡7月3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反对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军事基地。 当记者问及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建造海外军事基地的可能性时,拉布卡直截了当地回应:“如果他们想来,谁会欢迎他们?反正斐济不会。”他进一步强调,只要自己还担任总理,就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拉布卡还表示,中国很了解斐济的这一立场,他补充说,自己不排除使用政治影响力阻止中国在其他太平洋岛国建造军事基地的可能性。 这位斐济总理给出了一个独特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国不需要在太平洋建立军事基地,因为“中国已经证明他们不需要基地,就能向全世界任何地方发射导弹”。 去年9月,中国试射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飞越了斐济领空,最终落入国际海域,拉布卡以此为例,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远程投射能力。 拉布卡此次访问澳大利亚的主要目的是与澳方签署新的总体协议,以提升双边伙伴关系等级,虽然他拒绝透露具体的协议内容,但从时机和表态来看,这次访问具有重要意义。 斐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保持着传统的密切关系,澳新两国是斐济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援助国,双方互设高级专员署,根据《南太平洋区域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除糖和服装等少数商品外,斐济向澳新出口可以享受免税或无限制市场准入待遇。 拉布卡在发言中也提到了台海局势,他表示,太平洋地区将感受到中美等大国之间在台湾海峡发生冲突的影响,中国和其他国家已在为这种可能性做准备。 但他同时强调,斐济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不应影响其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的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拉布卡在反对中国建军事基地的同时,也赞赏了中国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为自己的立场辩解称,自己只是“不相信中国会在太平洋岛国寻找基地”。 洛伊研究所学者米哈伊·索拉对拉布卡的政策提出批评,认为他涉及中国的政策“与澳大利亚不一致”,索拉指出:“首相从根本上不想反对中国的战略,而只是想从澳大利亚这里获得更多援助。” 斐济地处南太平洋地区枢纽,由322个岛屿组成,其中只有106个岛屿常年有人居住,作为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处所在地,斐济在太平洋岛国中外交较为活跃。 斐济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太平洋岛国,2025年将迎来中斐建交50周年,近年来,中斐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曾于2014年和2018年访问斐济,开展巡诊、赠药等活动,在斐济建立了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帮助当地发展农业,广东有一渔业公司在斐济配备了10艘金枪鱼延绳钓船进行作业。 1992年至2021年,中国同太平洋岛国贸易总额从1.53亿美元增至53亿美元,年均增长13%,30年间扩大了30多倍,截至2021年底,中国对建交岛国直接投资达27.2亿美元。 2014年11月,中方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建交岛国领导人集体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 拉布卡正在推动一项《和平海洋》倡议,旨在确保外部势力尊重太平洋岛国的团结,并反对通过胁迫手段谋取安全、经济或政治利益,太平洋岛国论坛18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将在9月的会议上讨论该倡议。 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巴伦·瓦卡曾在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安全会议上表示,地缘政治对太平洋岛国毫无意义,因为太平洋岛国正在遭受飓风的侵袭、海平面上升等灾难。 中国在帮助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了实际行动,2022年4月,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在山东省正式启用,2019年以来,中国先后举办了三期面向太平洋岛国的“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南南合作培训班。 澳大利亚和美国多次在太平洋地区强化安全合作,2024年,澳大利亚迫使斐济取消了与中国的警务合作,美国也在积极寻求与太平洋岛国签署防务协议。 拉布卡表示,他试图在讨论中推行对所有人都好、不与任何人为敌的政策,但他承认这是个艰难的方向。 这种情况反映了许多太平洋岛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它们既需要与传统盟友保持关系,又希望从中国等新兴伙伴那里获得发展机遇。 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曾于2024年8月访问斐济,2024年11月,美国同斐济签署了一份新防务合作协议,该协议赋予了美国使用斐济港口的权利。 拉布卡的表态说明太平洋岛国在大国竞争中寻求平衡的努力,对这些岛国来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应对气候变化是首要任务,而不是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