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在一次节目中,主持人半开玩笑地说陈宝国特有钱,想跟他借点,结果陈宝国淡定地回了句

在一次节目中,主持人半开玩笑地说陈宝国特有钱,想跟他借点,结果陈宝国淡定地回了句:“我连张银行卡都没有,怎么借给你?”主持人不信,又问他跟女士去咖啡馆谁买单,没想到陈宝国的回答完全出乎意料。

陈宝国1956年出生在北京,家里条件特别普通。父母都是普通职工,母亲后来还下岗了,父亲那点工资得养活一家人。小时候,他没少见识生活的苦,衣服补丁摞补丁,吃饱饭都算奢侈。可他不服输,心里憋着一股劲儿。18岁那年,他决定考中央戏剧学院,改变命运。当时他啥也不会,唱歌跑调,跳舞别扭,朗诵结巴,但愣是凭着一张帅脸和对表演的热爱考上了。这一步,成了他人生翻盘的起点。

在学校里,他不是那种天赋爆棚的学生,但特别肯下功夫。老师讲的每个细节他都记下来,别人练一遍,他练十遍。毕业后,他被分到儿童艺术剧院,演些小角色,没啥名气。可他不急不躁,踏实磨演技,等着机会。生活虽然紧巴巴,但他从不抱怨,总觉得努力总会有回报。

1982年,陈宝国等来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这部剧让他一夜成名,演技炸裂,直接拿下首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那会儿,他26岁,算是大器晚成。从此,片约多了起来,名字开始被人记住。可他没飘,接戏特别挑,不为钱乱接烂剧。他觉得自己是演员,不是赚钱机器,得对得起观众。

后来,他演了《汉武大帝》《大宅门》,每部戏都下了死功夫。拍《汉武大帝》时,他查资料查到半夜,硬是把历史书啃透了,就为了演活角色。他的敬业在圈里出了名,连导演都说,这人轴得可爱。事业上,他一步步站稳了脚跟,但从不拿自己当大明星,私下里还是那个接地气的北京爷们儿。

陈宝国的感情故事也挺让人感动。他在中戏认识了赵奎娥,一个漂亮又有才华的女孩。两人排戏时认识,赵奎娥做事果断,特别认真,陈宝国一下就被吸引了。那时候谈恋爱得偷偷摸摸,他们就在校园里悄悄牵手,毕业后直接结婚,简单得不行。

婚后,赵奎娥成了他的大后方。陈宝国拍戏赚的钱全交给她管,自己从不留现金。他说:“我信她,比信自己还多。”赵奎娥管钱有道,家里大小事安排得妥妥当当。陈宝国在外拼事业,心里踏实,因为知道家有个人撑着。他俩几十年的婚姻,没绯闻,没吵闹,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着。

说到钱,陈宝国真有点“异类”。他在节目里说没银行卡,不是开玩笑,是真事儿。他不爱带钱,生活里基本靠老婆打理。他觉得钱是工具,不是人生目标。拍戏赚得多,但他不铺张,衣服穿得简单,吃的也不讲究。有人问他为啥不享受,他说:“我享受的是演戏,不是花钱。”

他还有个原则,不跟女的单独出去吃饭,连咖啡馆都不去。这不是矫情,是他对家庭的尊重。他怕麻烦,更怕误会,干脆就不给自己机会。这种自律,圈里少见,也让他避开了不少娱乐圈的乱七八糟。

陈宝国这些年,事业家庭两头抓,但从不觉得自己多了不起。他常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演戏是工作,生活是根本。他不追名逐利,也不爱 炒作,活得低调又实在。朋友说他抠,他笑笑:“我不是抠,是懒得花。”

他跟儿子陈月末关系也好,没啥代沟。陈月末也演戏,他从不给儿子开后门,全靠自己闯。父子俩聊天,跟哥们儿似的,挺温馨。他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功不是奖杯,而是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