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82年,青海贵德县,18岁的女民兵陶金兰在一次普通的管道抢修任务中,意外挖到

1982年,青海贵德县,18岁的女民兵陶金兰在一次普通的管道抢修任务中,意外挖到了一些闪亮的银元。她迅速环顾四周,确认没人留意,立刻放下工具,飞快地跑离了现场。这个果断的行动,最终揭开了一个尘封三十多年的巨大秘密。 那年夏天,年轻的藏族姑娘陶金兰刚加入民兵队伍不久。她接到任务,和工友们一起去县城附近的山沟里抢修一段破裂的自来水管道。大家分散开挖,寻找漏水点。陶金兰挥着铁锹,用力铲土。突然,“哐当”一声脆响,铁锹似乎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她好奇地蹲下,用手拨开潮湿的泥土,几枚泛着银白色光泽的圆形钱币露了出来。 陶金兰心头一跳,她小心翼翼地扒开更多的泥土,眼前的景象让她惊呆了:下面密密麻麻堆叠着数不清的银元!她立刻站起身,警觉地观察四周。其他工友都在不远处埋头干活,没人注意到她这边的异常。她没有声张,也没有继续深挖,而是迅速用泥土将发现的银元重新盖好。然后,她毫不犹豫地转身,以最快的速度跑向部队驻地报告情况。 消息迅速层层上报。很快,一支由文物专家、公安干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赶到了现场。挖掘工作随即展开,现场被临时封锁起来。最初的挖掘就令人震惊:大量的银元不断出土,种类繁多,有民国时期的“袁大头”、“孙小头”,还有清代铸造的“龙洋”和“船洋”,很多保存得相当完好,图案清晰。 但这仅仅是开始。随着挖掘的深入,在银元层下方,工人们发现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一块块沉甸甸的大银锭!这些银锭形状多为方形或船形,表面虽有氧化但整体完整,每块都重达几十斤。它们整齐地码放在地下深处,数量竟超过1500块!连同之前发现的银元,这批宝藏的总重量竟然超过了惊人的两吨!现场的专家们激动不已,这不仅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是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物。 通过对银元铸造年代、特征以及埋藏地点的综合分析,专家们将线索指向了解放前贵德当地一个权势熏天的人物——军阀马元海。此人是当时青海统治者马步芳的表亲,长期盘踞贵德,利用手中权力横征暴敛,巧取豪夺,积累了巨额的不义之财。1949年西北解放前夕,马家势力土崩瓦解,马元海本人也于1951年病亡。当时官方查抄其财产时,所得远少于民间传闻的规模,人们一直怀疑他有大量财宝秘密藏匿。如今这深埋于其旧宅范围内的两吨多银元银锭,似乎正是那批传说中的宝藏。它们被精心埋藏在地下深处,几十年来无人察觉,直到陶金兰的铁锹碰巧触碰到。 消息不胫而走,整个县城都轰动了,人们纷纷涌向现场附近围观。政府部门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清理和转运。由于条件有限,大量的银元和沉重的银锭主要依靠人力清点、装袋,再用车辆一车车运往银行金库保管。其中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钱币被送往省博物馆收藏。 陶金兰面对巨额财富毫不动心、第一时间上报的行为受到了高度赞扬。县里专门为她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授予她“文物保护模范”的光荣称号,并记三等功。不久,青海省也通报表扬了她的先进事迹,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她被追加记一等功,并获得了500元现金奖励——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近两年的工资。 陶金兰用这笔奖金补贴了家用,还拿出一部分捐给了村里的学校。之后,她依然回到平凡的岗位上,生活一如往常的朴素。然而,她的名字和那个夏天她做出的选择,却永远铭刻在当地人的记忆中。这次意外的发现,不仅揭开了历史的一角,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年轻女民兵在巨大诱惑面前所展现的诚实与担当。

评论列表

天马行空
天马行空 40
2025-07-03 09:01
时代楷模
阳光
阳光 15
2025-07-03 11:14
县里为她记了三等功。[开怀大笑]
洒家
洒家 13
2025-07-03 15:31
民兵的综合素质,此刻得以体现。
用户10xxx90
用户10xxx90 8
2025-07-03 13:59
素质高
优土乐土
优土乐土 8
2025-07-03 16:12
好姑娘
用户10xxx84
用户10xxx84 1
2025-07-03 23:27
应该农转非安排工作
用户16xxx14
用户16xxx14 1
2025-07-03 16:51
哦!原来如此500块是当年普通人两年的工资,只是后来通胀的太厉害。
用户10xxx64
用户10xxx64 1
2025-07-03 14:00
工地,人多,瞒不住,没办法

用户10xxx25 回复 07-03 23:53
那个时代人真的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