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82岁大爷有3个儿子,他在老二家住了2年7个月,老大就找来8个人,控制老二,就把老人抢走,自己养父亲,不让老二,老三见父亲,大爷到哪个儿子家,就说哪个儿子好,所以三个儿子都争着要养父亲,为了此事闹到了村委,网友们却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据小莉帮忙,7月1日报道。
河南新乡的麦子熟了一茬又一茬,82岁的李大爷在老二家的院子里,看麻雀啄食晒好的玉米粒,正咂摸着跟二儿媳说“这玉米甜,比老大家的香”,谁能想到,几天后田里会演一出“抢爹”戏。
老二李建军在田里薅草,日头晒得脊背发烫,猛一抬头,瞅见老大李建国领了8个汉子,像堵墙似的围过来。“哥,你这是干啥?” 李建军手里的草叉子还没放下,就被人按住肩膀。“把爹接走,该轮着俺养了!” 李建国声音闷得像打雷,几个大汉不由分说,架起李建军就往路边拽,田里的土坷垃被踩得“咔吧”响。
二儿媳王桂兰在院门口择菜,远远瞅见这阵仗,扔了菜篮子就往田里跑,鞋帮子跑掉了都没顾上:“你们干啥!抢人啊!” 等她跑到时,李大爷已经被塞进面包车,车屁股冒着黑烟,卷着尘土跑远了,留下李建军蹲在田里,裤脚还沾着泥,脸憋得通红,骂骂咧咧:“俺伺候两年七个月,说抢就抢!”
李大爷被拉到老大家,往藤椅上一坐,吧嗒吧嗒抽旱烟。老大媳妇端来碗鸡蛋汤,吹了吹递过去:“爹,尝尝俺新学的手艺。” 李大爷喝了口,咂摸滋味:“还是俺二儿媳熬得稠……” 老大媳妇的脸“唰”地掉了色,李建国在里屋听见,心里犯嘀咕:“爹咋老念老二家的好?俺接他来,不就想让他说俺好?”
其实这些年,三个儿子争着养爹,都憋着股劲。李大爷在老三家时,逢人就说“老三给俺买的棉鞋软和,走路不咯脚”;去老二家,又夸“二儿媳蒸的馍,能把牙给香掉”;到老大这,要是吃不上顺口的,也会嘟囔“还是老大早年给俺打的柜子结实”…… 就这么几句家常话,在儿子们心里搅起了浪:都想当爹嘴里“最好的那个”。
老三李建辉听说爹被老大“抢”走了,骑着摩托就往老大家冲,车还没停稳就喊:“哥,你凭啥抢爹?该俺养了!” 李建国把旱烟袋往门槛上一磕:“轮也该轮俺了!爹在老二家待够两年七个月,俺这是‘接爹’!” 哥俩在院子里吵得脸红脖子粗,李大爷蹲在藤椅上,吧嗒抽着烟,眼神迷茫得像丢了魂。
村委办公室的旧风扇“嘎吱”响,支书王有根拍了拍桌子:“都别吵!先说说,到底因为啥抢爹?” 李建国梗着脖子:“俺爹在老二家时,俺想去看,老二家拦着!现在该俺养了,凭啥不让接?” 李建军急得拍腿:“俺啥时候拦了?俺是怕爹来回折腾!再说,俺伺候两年多,你说抢就抢,把俺当啥了?”
老三李建辉也插一嘴:“爹在俺家时,老大还说俺给爹吃剩饭…… 俺那是剩菜烩饼,爹吃得香着呢!” 王有根听得头疼,这事儿村里不是头一回调解。前几年,三兄弟就因为“爹说谁好”打过官司,法院判的“轮流赡养”,可到了实际里,都想把“爹说自家好”的面子攥手里。
李大爷坐在墙角,吧嗒抽完一袋烟,突然抹起眼泪:“俺就想有口热饭吃,有个地方睡,你们倒好,为俺打得鸡飞狗跳……” 这话像把锥子,扎得三个儿子心里发慌。李建国闷声说:“爹,俺不是故意抢,就想听你说俺好……” 李建军也红了眼:“俺伺候你,也想你夸夸俺……” 老三别过脸,偷偷擦眼角:“俺也是……”
事情闹到报警,派出所民警来调解时,三兄弟还在掰扯“谁对爹更好”。民警叹口气:“你们爹82岁了,要的是踏实日子,不是你们比着‘抢表现’。” 这话让李建国想起,有回爹生病,老二家连夜拉去医院,自己当时还因为“没轮着伺候”心里犯酸;李建军也记起,老三给爹买助听器,爹戴着听不清,急得直骂,可老三还是跑了好几趟县城换;老三想起,老大虽然嘴笨,却默默给爹把老房子漏雨的瓦换了……
后来,在村委和民警的劝说下,三兄弟坐下来重新商量。李建国红着脸说:“哥错了,不该带人抢爹。以后俺们别比‘谁好’,该咋养咋养,爹想去谁家就去谁家。” 李建军也说:“俺也急了,爹在谁家,咱都能去看,别再闹僵。” 老三擦了擦眼角:“对,爹高兴,比啥都强。”
李大爷又回到老二家时,老大媳妇拎着筐鸡蛋来了,说“给爹补补”;老三媳妇挎着篮子,里面是刚摘的新鲜桃,喊“爹尝尝”。李大爷坐在院子里,看着三个儿子家来人来人往,浑浊的眼里终于笑出了泪花:“俺这把老骨头,原来该这么活……”
这件事在村里传开后,有人说“三个儿子太荒唐”,也有人说“当爹的会煽风”。可王有根支书明白,这事儿戳中了好多农村家庭的痛处—— 孝顺不该是“争表现”,不是让老人当“评委”,比谁家饭菜香、谁家东西好;真正的孝,是让老人踏实,让兄弟和睦,是把“争着养”的劲,变成“一起疼”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