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游本昌拍摄《济公》时,突然有一只蝴蝶飞过,他拿着扇子说:“飞过来”,结果蝴蝶真的飞到了扇子上不走。
因为在拍《济公》时,他一共遇到了3件怪事,让他做了皈依佛门的决定。
游本昌1933年出生于江苏,在他小时候,有一个和尚遇到他,跟他父母说:“这孩子,命活不到13岁,除非阪依佛门”。
父母听了和尚的话,很担心,在游本昌6岁的时候,就把他送去上海法藏寺。
他父母只是为了救孩子的命,才送去寺院,孩子照常读书,他喜欢表演,后来他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1956年,游本昌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进入国家话剧院工作。不过,游本昌身材矮小,又很瘦弱,没有当主演的命。用京剧行里的话说,就是“里子演员”,“面儿上没戏”。
深知自己有先天的“缺陷”,他就给自己定位成“佐料”,他认为佐料也是美味佳肴必不可少的成分。就这样,一直跑龙套当配角,一跑就是大半辈子,直到游本昌接到第80个角色时,属于他的时代才来临,那时他已经50岁了。
1985年,52岁的游本昌被导演看中,第一次出演主角济公。
不过一开始游本昌并不想接,因为原定演”济公“的演员是他的学生严顺开icon,他不想抢学生的角色。
《济公》的导演劝游本昌说:”最开始确实是想让严顺开演的,但是看了您的表演后,我觉得您更合适。
再说了,也不是您去找我要这个角色的,是我来找您的,您就接了吧。“
导演都这么说了,游本昌也不再拒绝,接下了《济公》。
为了能诠释好济公这个角色,游本昌在剧本不完善的情况下,自己寻找民间故事完善剧本。
拍摄过程中,游本昌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让济公的性格更加的圆满。
《济公》里有一场戏是喝醉了进大门,来来回回最终都没有进成,最后们还被卡在门上。
这段表演没有一句台词,却让观众捧腹大笑,其中就有哑剧的功劳。
游本昌对于角色的把握从来都是精益求精,所以,他之所以能贡献那么多教科书级别的表演,背后都少不了死磕。
《济公》里有个镜头,济公吃肉。
为了演出"酒肉穿肠过",游本昌大口吃肉,吃得倍儿香,吃得观众看得都眼馋。
但很多观众不知道,他吃的是臭肉。
因为剧组在山上呆一整天,没有冰箱,当时39度的高温,肘子都臭了。
为了不耽误拍摄进度,我只能克制着呕吐的欲望,大口大口的吃,还要装出而且很香的样子。”
他敬业的精神倍受称赞,戏剧学院还把他吃肉的这个镜头编入学校的教材,以勉励新生学子们向游本昌学习。
《济公》上映,大受欢迎:“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过,南无阿弥陀佛”……
当年,《济公》的主题歌在大街小巷到处传唱,这部电视剧也成为一部经典。可是在事业巅峰期,他却淡出了影视圈,只因在拍济公时出现了三件怪事。
第一件事是拍戏中,有一个蝴蝶飞到了他的扇子上,游本昌说过来过来,蝴蝶果然过来了。当时摄影组正好把这一幕拍下来了。
第二件事是有一场需要下雨的戏,剧组当时都是真实拍摄,没有现在这么条件。只能等到下雨才拍,没想到上午还是晴空万里,下午马上乌云密布。剧组顺便把这戏就拍完了。游本昌感觉是上天的安排。
第三件事也是跟天气有关,当时连续几天下雨,此时需要拍摄一个晴天的戏。当时大家非常苦恼,没想到第二天天气就晴了。他们又顺势把戏给拍了。
经历这三件事后,游本昌更加坚定了佛门的信仰。于是在70多岁时,皈依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