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美国空军部长梅因克最近几天在国会作证时讲了些大实话。他说中国火箭军现在有3000

美国空军部长梅因克最近几天在国会作证时讲了些大实话。他说中国火箭军现在有3000多枚导弹,其中900多枚专门指着台湾海峡方向,光是巡航导弹就超过400枚。 这还不算完,另有1300枚导弹覆盖关岛那一片的第二岛链,梅因克的“坦白局”背后,藏着美国军方的心病,根据美国国防部2024年的报告,中国火箭军确实拥有3100枚弹道导弹,包括东风-15、东风-16等短程型号,以及东风-21D、东风-26等反舰弹道导弹。 大家伙儿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其实说这话的时间节点很微妙,要知道,从2023年开始,美国对中国火箭军的关注就在升级,每年的《中国军力报告》都在加码,到2025年,他们对中国导弹部署的描述已经从模糊变得具体,从猜测变成了数据。 说白了,真正让美军头疼的是导弹的技术水平,东风-17的出现彻底打乱了美军的防御节奏,这款高超音速导弹速度超过10马赫,还能在末端变轨,让现有的反导系统成了摆设。 而且东风-21D和东风-26更是被称为“航母杀手”,射程覆盖整个西太平洋。 美军的应对可以说是处处受制,一枚标准-3反导导弹造价近3000万美元,可中国的东风-21D可能不到1000万美元。 更要命的是,美军的反导系统效果有限,连基础的拦截测试都难以完成。 这种技术差距直接影响到战场态势,美军航母编队不敢轻易靠近第一岛链,关岛的军事基地也在东风-26的射程之内,就连美军引以为傲的空中优势,也因为导弹威胁变得岌岌可危。 整个西太平洋的军事格局正在悄然改变,美军从“压倒优势”变成了“高风险赌注”,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军事部署方式。 而中国的导弹体系已经形成了从近海到远洋的完整防御圈,这种变化不是靠几个反导基地就能扭转的。 这次梅因克的证词,与其说是在渲染威胁,不如说是在为美军寻求更多军费,但不可否认的是,东亚军事力量的天平确实在发生倾斜,这个趋势已经不是一份国会证词能够改变的了。 而他的证词也引发连锁反应,美军开始想调整西太战略,他们提出“敏捷战斗部署”,计划把战机分散到太平洋25个地点,甚至打算启用二战时期的老机场。 这种打地鼠式的战术,恰恰暴露了美军的战略困境,还有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军工体系的差距,当美军还在为高超音速项目预算发愁时,中国已经完成了从研发到部署的全过程。 东风-26的数量在4年内从300枚增至500枚,这种产能让五角大楼倍感压力。 美军的应对措施也面临多重掣肘,在关岛增设反导设施要花200亿美元,但效果却难以保证。 拉拢盟友建设导弹防御网,又遭遇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犹豫,菲律宾虽然开放军事基地,但面临巨大的国内阻力。 但中国的导弹优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在于体系完整性,从东风-15的几百公里到东风-26的四千公里,从常规弹头到核常兼备,构建了全方位的打击能力。 配合北斗卫星和无人机侦察,精度已经达到“发现即摧毁”的水平。 不过,这些导弹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防御,中国一直强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寻求对外扩张,但如果有人想在台海问题上玩火,这些导弹就是最好的震慑。 从梅因克的表示可以看出,美国对华军事战略正在经历一次被动调整,他们不得不承认,传统的“以海制陆”战略在新型导弹面前已经失效。 而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正在重塑西太平洋的军事格局。 这场导弹博弈的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军事理念的较量,一边是美国传统的军事优势正在被蚕食,另一边是中国的防御体系日益完善,这个趋势恐怕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68
用户16xxx68 1
2025-07-02 20:18
怎么漏了覆盖美国本土的导弹有几枚?这个将军不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