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出了名的制造大国,连火箭和航母都能造出来,为何要花2400万人民币,重金购买一辆来自芬兰的云梯消防车?这款消防车被称为全球最贵的消防车,并且全球总共只有5辆,中国就占了3辆,这就匪夷所思了,我国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进口一辆消防车呢?是因为我们造不出来吗? 这辆名叫“博浪涛”的芬兰云梯消防车确实不一般,它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把梯子升到101米高,相当于30多层楼的高度,这样的作业高度几乎能碾压绝大多数同类产品。 普通的国内云梯消防车,最高能到五六十米,遇上三四百米的摩天大楼梯子还真够不着,正是因为这项“绝技”,中国一次买了3辆,全球其他国家加起来还不如中国多。 这车到底“贵”在哪?这不是简单地“多花点钢材接长梯子”这么容易,想让一根梯子升上百米还不晃,需要材料又轻又结实,一般钢材根本玩不转。 芬兰这车用的是特种铝合金强度够高还特别轻,这种材料在中国当然不是没有,但主要用在航空航天、军工项目上,本就不多优先级也高。 再加上这巨型云梯得靠极其精密的液压和电子控制系统,才能确保在高空中不被风吹得摇摇欲坠,涉及的工程难点和技术积淀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凑出来的。 既然中国造得出航母,照理这些技术应该也不是“卡脖子”的事,其实和航母完全自给自足不同,超百米云梯消防车在国内的需求量非常有限,真能用到这个级别的场景,全中国也就那几座城市有几十幢三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要是真正发生火灾并且只能靠云梯救援的情况,概率其实特别低,要为这极少数案例自建一条专用生产线,动辄投入几千上亿,最后实际需求却就那么几台,算来算去性价比实在不高。 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种非常现实、灵活的中国特色策略,不是不能造而是当下最合理划算的是买,先解决眼前积累经验,长期还是会摆在技术自研的主路上。 这种做法既不丧失“自主可控”的底线,又不为面子选择走弯路,把资源都花在最急需、最能普及的领域,当机会窗口出现,国内必然会朝着更高更复杂的装备自信迈进。 中国买超高层云梯车,既不是无能也不是挥霍,而是一种务实、灵活、面向长远的策略,这种思路其实也适合更多高端装备领域。 哪里紧缺买哪里,有能力的就自研不自我设限,更不急于求成,用开放的姿态补上每一个短板,持续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这才是中国制造未来持续变强的底气所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