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1艘航母无人敢拦,中国想出一妙招,俄罗斯专家连连称赞。你知道美国的航母有多嚣张吗,11艘航母没有国家敢拦截,可谁也没想到,中国人想出的一记妙招,竟让俄罗斯专家都拍手叫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的11艘核动力航母确实是全球军事力量的象征,每艘航母搭载70到90架战机,配备宙斯盾防御系统和护航舰队,号称“海上移动堡垒”。 这些航母常年在全球关键海域巡航,从波斯湾到南海,哪里有地缘博弈哪里就有它们的身影。比如2025年4月,美国“林肯”号和“罗斯福”号航母在红海同时部署,直接介入中东局势,这种双航母威慑一度让地区紧张升级。 但中国的反制手段让这些航母的“嚣张”大打折扣。央视军事频道曾用退役的“小鹰号”航母当靶子,公开演示如何用导弹、鱼雷和无人机实施饱和攻击。 画面里,东风-21D导弹以10马赫速度穿透航母甲板,鹰击-12超音速导弹从不同角度突破防御网,最终这艘4万吨级的航母在25天的轮番打击下沉没。 这种展示可不是简单的军事科普,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威慑——中国用事实证明,美国航母并非不可击沉。 核心的“妙招”在于中国构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这套体系以东风系列导弹为核心,搭配卫星侦察、电子战和无人机群,形成了覆盖西太平洋的立体打击网络。 比如东风-26导弹射程超过4000公里,能携带核常兼备弹头,末端速度达到15马赫,采用钱学森弹道技术,飞行轨迹像“打水漂”一样难以预测,美军现有的“标准”-3反导系统对其拦截成功率几乎为零。 2025年4月的一次反导演练中,中国甚至成功拦截了16枚来袭的弹道导弹,展示了对高超音速武器的防御能力。 俄罗斯专家对此尤为关注,俄媒多次报道中国反舰导弹技术已超越美国,特别是东风-21D和东风-26的组合,被称为“航母杀手”。 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指出,中国的反舰导弹虽然早期借鉴了俄罗斯技术,但如今在突防能力和多平台协同方面已形成独特优势。例如,东风-21D不仅能从陆地发射,还能通过055型驱逐舰进行机动部署,配合卫星和无人机实时定位,实现“发现即摧毁”的闭环打击。 实战化演训进一步验证了这套体系的可靠性,2025年6月,解放军在台海周边展开大规模演习,山东舰航母编队前出至台岛以东海域,与火箭军东风-15B导弹部队形成“海空火一体” 打击链。 演习中,东风-15B导弹精准命中模拟台北衡山指挥所的目标,无人机群实时回传打击效果,整个过程仅用20分钟。美国智库CSIS的兵棋推演显示,在这种饱和攻击下,美军航母抵达战区前的生存概率已低于15%。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反航母体系并非单纯的防御。通过天基侦察卫星、超地平线雷达和无人潜航器,中国构建了覆盖第一岛链的“天网”,能在2000公里外实时追踪航母动向。 2025年 4月,美国“里根”号航母在菲律宾海活动时,解放军南昌舰全程贴身跟踪,其携带的鹰击-21 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超过1000公里,迫使美舰始终处于打击范围内。 俄罗斯专家认为,这种“以陆制海”的策略彻底改变了海战规则,传统上依赖航母的美国,如今在西太平洋不得不面对“导弹雨”的威胁,其航母战斗群的战术价值大幅下降。正如美国国防部在《2025 年中国军力报告》中承认的,中国的A2/AD能力已使美国航母“在冲突初期就可能丧失作战能力”。 从技术层面看,中国的反舰导弹技术已进入“高超音速时代”。东风-17导弹采用乘波体设计,能在大气层边缘滑翔机动,现有反导系统根本无法拦截。2024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的“红旗-19” 反导系统,更是首次公开了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这让美国试图通过升级防御系统抵消中国优势的计划落空。 国际军事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反航母策略不仅是军事创新,更是战略智慧的体现。通过低成本、高威慑的手段,中国在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前提下,有效遏制了其军事干预能力。正如俄罗斯军事科学院专家付征南所言:“中国用导弹编织的‘海上长城’,让美国航母的嚣张气焰在亚太地区无处安放。” 这种非对称优势,或许正是未来大国博弈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