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节目想讨论印度可以取代中国的地位,结果嘉宾全都不给面子,一致认为印度无法超越中国的地位,顺带着还把中国全方位的夸了一遍!愣是把一场“印度崛起研讨会”开成了 “中国发展表彰大会”。 而嘉宾们第一个聊的就是中国科技。有位搞人工智能的教授直接甩数据:“中国现在 AI 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光 2023 年公开的相关专利就超过 12 万件,美国才 8 万多。” 紧接着他还举例子,说深圳的无人驾驶公交车都跑了好几年,成都的智能工厂能做到 “机器换人”,一条生产线就几百个机器人同时作业。 更有意思的是,他还表示印度的“班加罗尔是号称‘印度硅谷’,可当地 AI 企业大多还在做外包,核心算法专利没几个是自己的,连芯片都得从国外买。” 聊到航天科技时,有个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更直接:“中国去年航天发射次数 48 次,全球第一,嫦娥六号都从月球背面采样回来了。印度呢?去年发射了 6 次,其中一次还失败了,火星探测器在轨好几年,数据传输量还不如中国一颗卫星。” 他还补了句,“中国空间站都快成‘太空联合国’了,印度宇航员想上去还得排队等合作,自己的载人航天计划说了十年,连火箭可靠性都没解决。” 军事领域的对比更扎心。有位退役军官提到中国山东舰航母编队刚完成环太平洋训练,歼 - 20 隐身战机都列装了上百架,无人机在国际市场卖得比美国还火。 “你看珠海航展上那些装备,从隐形导弹到舰载机,全是自主研发。” 轮到印度时,他直接,“LCA 光辉战机折腾三十年才勉强服役,国产航母造了十五年还在船坞里泡着,连子弹都得进口十几个国家的,这咋跟中国比?” 制造业这块嘉宾们聊得最热闹。有个搞经济的专家拿出数据:“中国去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近 30%,汽车产量 2700 多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一半以上,光伏组件全球市场份额超 80%。” 这位专家表示自己去过中国的智能工厂,“一条汽车生产线每分钟能下线一辆车,印度塔塔汽车的工厂效率连中国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关键是印度连汽车芯片都得进口,中国已经能自己造 7 纳米车规级芯片了。” 有位社会学教授则表示,印度根本没有中国那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魄力,“中国修高铁一年能铺几千公里,建自贸区说落地就落地,疫情期间口罩产能三个月从 2000 万只提到 2 亿只,这动员能力全球没第二个国家有。” 而印度呢,“修条高速公路能吵五年,土地审批都过不了,政策朝令夕改,外资企业去了都头疼,连富士康在印度建厂都因为供应链问题耽误了好几年。” 嘉宾们总结的时候更直接:“印度现在 GDP 才 3 万多亿美元,中国都 18 万亿美元了,人均 GDP 差着好几倍呢。” 有人算笔账,“中国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 2.5% 以上,印度才 1% 多点,人才方面中国每年毕业 600 万工科大学生,印度真正能熟练用英语搞研发的也就几十万,还好多都跑去美国了。” 一位嘉宾更是撂下判断:“别说超越中国了,印度现在连追上中国十年前的水平都费劲,中国现在是跟美国在科技前沿掰手腕,欧洲都快跟不上了,印度咋插得上手?” 这场面估计让印度观众看了挺憋屈,但嘉宾们说的都是实话。以前老有人念叨 “印度取代中国”,可真摆开数据和案例一看,俩国家压根不在一个发展维度上。 中国是闷头把科技、制造、军事各领域都做成了体系化优势,印度还在基础设施、人才流失、产业链断裂这些基础问题上打转。 法国嘉宾们这次也算看得明白:不是印度不想超,是中国发展得太快,把 “赛道” 都拉高了好几个层级,印度现在连起跑线都没站稳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