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公布93大阅兵,最有压力的不是俄罗斯,是最想扳回一局的越南。因为年初咱们应邀去越南阅兵,陆军仪仗队一出场,直接把全场气氛拉满,越南仪仗队在自家地盘上反倒成了配角。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不好受,现在越南铆足了劲练正步,但是他们有三点硬伤,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 其一,身高差距明显。中国陆军仪仗队男兵平均身高在 1.86 米至 1.88 米之间,且要求体型匀称、五官端正。 而越南仪仗队的身高标准为 1.80 米至 1.85 米,实际选拔中还存在放宽现象。 越南男性平均身高仅 168 厘米,整体人口基数决定了高个子士兵的储备有限。这种先天条件的差距,使得越南仪仗队在队列的挺拔感和视觉冲击力上难以与中国相比。 其二,选拔基数受限。中国军队规模庞大,选拔仪仗队员的基数超过百万,能够优中选优。而越南现役部队总兵力约 49.2 万人,且军事编制更侧重实战,仪仗队的选拔资源相对有限。 此外,越南人口约 1.003 亿,仅为中国的十四分之一,高个子青年的绝对数量远不及中国。这种基数差距导致越南仪仗队在人员选拔上难以做到像中国那样 “百里挑一”。 其三,训练体系存在代差。中国仪仗队的训练堪称 “魔鬼式”,包括三个月的系统训练,强调 “四线三功”(帽线齐、手线齐、枪线齐、脚线齐;踢腿功、摆臂功、站立功),要求正步行进 200 米动作不变形,站立 2 小时纹丝不动。 训练中还采用负重训练、迎风不眨眼等方法,形成肌肉记忆。而越南仪仗队的训练更侧重传统队列动作,缺乏标准化的科学训练体系,在细节把控和耐力培养上存在明显不足。 这些硬伤短期内难以改变。身高受遗传和营养条件限制,非一日之功;选拔基数受人口和军队规模制约,无法快速扩大;训练体系的改革需要长期投入和专业指导,短期内难以见效。 越南仪仗队即使铆足劲训练,也难以在 93 大阅兵前实现质的突破。 不过,中越两国在军事交流上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中国仪仗队多次应邀赴越南参加活动,双方在礼仪训练上也有一定的互动。 或许,越南可以通过借鉴中国的训练方法和经验,逐步提升自身仪仗队的水平。但要在短时间内达到中国仪仗队的标准,显然并不现实。 对于这件事,我们不妨以开放的心态看待。阅兵不仅是展示军事力量的舞台,也是文化交流的窗口。中越两国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在仪仗队的训练和表现上各有特色。 中国仪仗队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是中国军事文化的体现;越南仪仗队的努力和进步,也值得肯定。 未来,随着中越两国军事交流的不断深入,或许我们能看到越南仪仗队在正步训练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