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防长不给上合面子,现场扔笔拒签联合公报,理由竟是“没提克什米尔恐袭”。 6月26日在青岛举行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辛格一脸严肃地看着文件文本,然后直接把笔扔在了桌子上表示,印方拒绝签署文件。 事情的导火索是公报里没提克什米尔恐袭。今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枪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印度一口咬定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装分子所为,还发起代号“朱砂行动”的空袭报复。辛格在会上反复强调,必须在公报里明确谴责“跨境恐怖主义”,否则印度绝不签字。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印度借机敲打巴基斯坦的老套路。 印方的逻辑很简单:既然上合组织以反恐为重要议题,那就必须按照印度的剧本走——只谴责巴基斯坦关联的恐袭,绝口不提巴基斯坦境内发生的类似事件。比如今年5月巴基斯坦一列火车遭劫持,造成12人死亡,巴方指控是印度情报机构策划的,这类事件在印度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印度的“戏精”体质早有前科。上个月上合组织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印度外交部马上跳出来撇清关系,声称“未参与讨论”。更早的时候,印度还在金砖国家会议上多次缺席,甚至在G20峰会期间故意冷落中国。这种“既要享受组织红利,又不愿承担责任”的做派,把上合组织当成了自家的政治秀场。 更深层的原因,是印度试图把克什米尔问题国际化。自从2019年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地位后,印度一直在国际场合渲染“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想把水搅浑。这次拒签公报,就是想迫使上合组织为其站台,把双边矛盾包装成多边共识。但巴基斯坦也不是吃素的,巴方代表当场反驳,指出印度才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幕后黑手,还拿出俾路支分离主义分子与印度情报机构勾结的证据。 印度的算盘其实打错了。上合组织不是印巴角力的擂台,而是10个成员国共同维护地区稳定的平台。中国作为东道主,会前已经协调各方达成最大公约数,连俄罗斯都提出扩大联合军演范围的务实建议。印度的突然发难,让其他成员国看清了其真实面目——与其说是捍卫反恐立场,不如说是为了国内政治操弄。莫迪政府需要通过强硬姿态转移国内经济压力,而克什米尔问题正好是个现成的工具。 印度的任性最终让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中方在会后明确表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言外之意是没有印度的配合,上合组织的合作进程照样推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则用实际行动表达立场:会后立即与中国签署多项防务合作协议,根本没把印度的“罢工”当回事。最打脸的是,印度媒体吹嘘的“战略气魄”,在国际舆论场里成了“幼稚病”的代名词。《华尔街日报》尖锐指出,印度正在把上合组织变成“自己的独角戏”,而这种自我孤立只会让其在区域合作中愈发边缘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