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给影友介绍一部“大跃进”时期拍摄的“另类”记录性艺术片:《工地青年》(长春电影制

给影友介绍一部“大跃进”时期拍摄的“另类”记录性艺术片:《工地青年》(长春电影制片厂,1958年)说它是“另类”,是指“典型的”记录性艺术片,是讲在“大跃进”期间,工人和党委如何结合取得了成绩,排斥和否定的是管理方和技术方。所以知识分子甚至科学家,在记录性艺术片中,一般是被丑化和贬低的对象,属于保守派、落后派、观潮派。 《工地青年》则是以大学毕业生的身份进厂,当然与要和劳动相结合,与工人在一起,通过技术改造来提高劳动效率,最终为大跃进做贡献。这样,如果撇开大跃进的特定时代,单就人物的活动和故事冲突来说,这部影片的思想性其实要比早几年的《女司机》(舒绣文主演)、《英雄司机》(郭振清主演)或《无穷的潜力》(谢添主演)等要高一些。这是编剧于敏的贡献。 影片的主线是介绍“工地青年”尚越(印志明主演)如何从大学毕业生到实习技术员再到工程师,一步步地接受领导和工人的再教育。而影片所主要讽刺的是任颐饰演的那个主观主义的工段长,他的错误恰恰是大跃进特有的瞎忙、瞎指挥、无计划和不尊重科学安排。 这部电影还有一条爱情辅线,并且还有很多长影著名演员来饰演了小角色。例如刘增庆就要饰演那个多余的一男,他在影片中勾搭尚越的女友,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的“李克明”有些类似。苏剑锋饰演尚越的变心女友,她重复了《寻爱记》里见异思迁的“马美娜”。 当印质明和苏剑锋这一对最后散伙时,影片其实已经暗示,最终苏剑锋这个女友的位置,将由贺小书饰演的广播员填补。这样才符合中国人“大团圆”的心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