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边吃边挣?”据九派新闻6。28报道河南漯河,一位00后姑娘入职卫龙辣条工厂,实

“边吃边挣?”据九派新闻6。28报道河南漯河,一位00后姑娘入职卫龙辣条工厂,实现了魔芋爽自由,每天要吃50多包,至今已经吃了1万多包!

辣条自由还能拿工资?河南漯河00后女孩毛新烨的日常让全网直呼“神仙工作”——入职卫龙魔芋爽工厂11个月,每天雷打不动品尝50到60包辣条,累计消灭1万多包。

这位2003年出生的姑娘大学刚毕业就圆了高中梦想,成为卫龙生产线上的“人工质检仪”,靠味蕾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体验。

她早晨踏入工厂的第一件事不是喝咖啡提神,而是撕开魔芋爽包装精准测温。

生产线上每批次产品的首检确认由她把关,从版本信息到生产日期必须零误差。

流水线运转时,她要连续抽样试吃监控品质波动,下班前还要对当日产品做最终放行裁决。

高强度辣味训练重塑了她的味觉基因——曾经微辣火锅都冒汗的姑娘,现在能面不改色涮爆辣锅底。

这份“舌尖上的工作”远非表面轻松,工厂招聘公告揭示质检员需掌握三重硬核技能:来料检验拦截劣质原料,制程检验紧盯设备参数波动,成品检验确保包装密封达标。

车间里5S管理、化学品管控、异物排查的巡检路线,被她走出包浆般的足迹。

当消费者为净含量争议投诉时,正是这类岗位成为企业防火墙——今年5月卫龙15克魔芋爽被曝仅重8。9克,质检体系立刻成为舆论焦点。

面对信任危机,卫龙在48小时内双发致歉公告,配合漯河市场监管局突击抽检总仓产品。

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争议属“小概率事件”,但公司仍开通微博专项通道接受公众监督,甚至邀请投诉者担任质量监管大使。

这波操作背后是10亿级大单品的生死时速——魔芋爽2023年为卫龙贡献21.19亿营收,扛起43%的业绩大旗。

风口赛道正涌入盐津铺子、三只松鼠等抢食者,盐津铺子去年魔芋制品营收暴涨85%。

卫龙产线上的品管员们因此面临双重压力,既要防住辣条酸价超标、魔芋爽净含量波动等品质雷点,还要在竞品围攻中守住味觉护城河。

车间温度计指向35℃时,毛新烨们仍需穿戴全套工装执行巡检,汗珠滚进检验记录本洇开墨迹,那是比辣度更灼热的责任。

当网友调侃“求内推”时,行业数据泼来冷水,武汉卫龙代工厂招聘显示,流水线质检员每日需完成12小时工作量,月休仅4天。

漯河总部技术岗更需适应“上8休4”的倒班节奏,夜班时靠冷水洗脸保持味觉灵敏度。

而职业风险如慢性胃炎、味觉钝化等,至今仍是行业未解的课题。

魔芋爽的包装袋在品管台上堆成小山,毛新烨拆开第10086包样品,舌尖划过0。5秒便捕捉到辣度偏差——这是上万次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

流水线彼端,自动灌装机正将15克魔芋丝精准投袋,机械臂误差值被锁定在±0.3克区间。

人与机器在麻辣因子间构筑双重防线,辣条江湖的厮杀终究要回归到每包8.9克的重量救赎里。 信源: 卫龙官方质检岗位职责说明 漯河市场监管局对卫龙净含量抽检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