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5年,晋升为国子监祭酒的尹泰,刚回到家,竟发现家里多了位眉清目秀的丫鬟,一时兴起,白天就深入交流了。事后,神清气爽的尹泰拍拍屁股就走了,甚至不知道这个丫鬟姓徐。不曾想38年后,雍正皇帝一纸诏书,让已是大学士的尹泰,必须给这个曾经的丫鬟下跪磕头。
尹泰,满洲镶黄旗人,1651年出生,家里也算书香门第。1695年,44岁的他混得不错,晋升为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管着清朝的“最高学府”,地位不低。那天回家,他眼尖,瞅见家里新来了个丫鬟,长得眉清目秀,身段也好。这丫鬟叫徐氏,大概二十来岁,是正妻从市井里挑来的,模样出挑,干活也麻利。尹泰一时没忍住,白天就跟徐氏“交流”了一番,完事后神清气爽地走了,连她姓啥都没问。这事儿对他来说,不过是生活里的小调剂。 可没多久,徐氏肚子大了。尹泰没法子,只好把她纳为妾。这下正妻不干了,气得要命,家里规矩严,哪容得下这种事?她没啥好脸色给徐氏,天天让她干粗活,挑水劈柴,跟普通丫鬟没两样。徐氏没啥背景,只能咬牙忍着。1696年,她生了个儿子,取名尹继善。这孩子一出生,家里气氛更紧张了,正妻看徐氏母子哪儿都不顺眼。
尹继善这小子打小就聪明,读书特别用功。家里虽然对他娘不待见,但尹泰好歹是国子监祭酒,多少能给儿子点资源。尹继善没辜负这点机会,1723年,27岁那年,他考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开始在官场上崭露头角。雍正元年(1723年),皇帝召见他,觉得这年轻人靠谱,任命他为起居注官,专门记录皇帝的言行举止。尹继善干活细致,字写得好,脑子也灵,很快入了雍正的眼。 接下来几年,尹继善升得快得像坐火箭。1728年,32岁时,他被派去署理江苏巡抚,管着一省军政大事。1730年,又升为两江总督,管辖江苏、安徽、江西,手握大权,政绩也硬,治水、赈灾、整顿吏治,样样拿得出手。到了1732年,他调任云贵总督,成了封疆大吏,风头一时无两。 再说徐氏这边。她在尹家几十年,日子过得一点不舒坦。正妻管家铁腕,徐氏地位低,干活多,挨骂也多。尹继善长大后出去做官,她还是没啥依靠,家里人照旧拿她当使唤丫头。尹泰呢,早把当年那点事抛脑后了,对徐氏不闻不问。徐氏就这样熬着,靠着儿子有点出息,心里多少有点盼头。
1732年,尹继善进京面圣,雍正问起他家里的情况。这时候,尹继善忍不住了,哽咽着说,他娘徐氏在家还被欺负得厉害。雍正一听,火气就上来了。他这人最看不得臣子家里乱七八糟,尤其尹继善是他看重的能臣,家里却这么不公平,皇帝脸上也挂不住。 第二天,雍正就派了内监和宫娥,带着凤冠霞帔直奔尹府。这排场可不小,到了尹家,直接把徐氏扶到正厅的高椅上,让她穿上锦袍,戴上珠钗,摆足了正室的谱儿。接着,圣旨下来,尹泰和正妻都得跪下,给徐氏行三拜九叩大礼。尹泰这时候已经是大学士,位高权重,可皇帝旨意在前,他哪敢不从?只能硬着头皮跪下磕头。正妻心里再不服气,也只能照办。 礼完了还不算完,雍正还命尹泰跟徐氏重办婚礼,把徐氏的地位抬到跟正妻一样高。这下,徐氏从一个被使唤了几十年的丫鬟,一跃成了府里的“主母”,尹泰晚年算是彻底栽了个跟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