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支付宝的“碰一碰”,搞得有点心烦;每次去超市、吃饭,结账时商家都会热情地推荐:来,碰一下就行。 然后,我就举着iPhone,在POS机前解锁、亮屏、对准……正反面都贴上去了,结果还是没反应。 最后基本每次都只能作罢,重新打开支付宝扫码付款,那感觉像,刚学会开车的人被塞进一辆半自动的车里,明明想走捷径,结果反而更麻烦。 我觉得,这玩意儿就像个半成品。 它被推出来时带着技术光环,宣传得高大上,无需打开APP、碰触即走;但实际体验下来,更像为了创新而创新的一次技术表演。 我去网上查了一下,发现不只我一个人有这种困扰。身边几个安卓用户也跟我说过类似问题,只是他们遇到失败的概率比我低一点。 有一次在咖啡店,我还亲眼看到前面大哥拿着手机在机器前晃了七八次,怎么试都不行,最后,放弃时那一声叹气,简直说出了所有用户的委屈。 按理说,新支付方式应该比旧的更方便才对。但“碰一碰”给我的感觉恰恰相反,扫码支付虽然要打开App,但流程熟练了也就两秒钟的事。 “碰一碰”呢?碰、解锁、亮屏、对准、等待,哪一步出岔子都得重来。 为了观察这个动作,我特意掐表算过几次。成功的一次用了15秒,失败一次几乎重来要1分钟左右,说实话,这效率还不如掏现金。 更有意思的是,我去问过几个商家,他们说这东西使用率不高;一个小商家说:厂家推销时说得天花乱坠,结果客人用不惯。 还有一点是设计本身问题。“碰”的区域特别大,给用户第一感觉,看起来像扫码地方。 但真正感应区却藏在一个小角落里,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理解错,以为贴上去就能扫。结果扣了半天也没反应,反而更困惑。 NFC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地铁闸机、门禁刷卡都用得好好的。为什么到了支付场景就频频翻车?是硬件商想卖新设备?还是服务商想抢占所谓的“入口”? 好像没人关心用户是不是真需要这个功能。 技术进步本该让人轻松,而不是更累。“碰一碰”让我感到的,更多是一种强迫:你在赶时间、在排队、在尴尬中反复尝试,却还要为它的失败找理由。 我觉得,这不该是一个成熟产品应有的状态。好的支付创新应该像水一样,你需要它时它就在,不需要时完全感觉不到存在。 现在“碰一碰”,更像块没打磨好的石头,硌得人难受,与其花力气推广这种半成品,不如先把基础体验做扎实。 毕竟,没人会为一个让自己当众出糗的体验买单。你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碰一碰支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