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比亚迪可以不降价么? 虽然最近行业内和有关部门都呼吁不要内卷,但最近比亚迪又大

比亚迪可以不降价么? 虽然最近行业内和有关部门都呼吁不要内卷,但最近比亚迪又大降价,那么问题来了,比亚迪可以不降价么?或者说不降价会有什么后果? 比亚迪降价的底气来自于自身实力强,它有垂直整合与全产业链优势。 比亚迪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闭环,从锂矿资源(如青海盐湖锂矿、非洲锂矿权益)到电池制造(刀片电池)、电机电控、半导体(IGBT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均实现自研自产。这种垂直整合模式使其单车成本比竞争对手低15%-25%,为降价提供了坚实的成本基础。 目前技术降本与规模化效应可以支持比亚迪降价 其中电池成本下降,碳酸锂价格暴跌40%,叠加比亚迪自研刀片电池技术,使得电池成本大幅降低。 智驾系统成本压缩,比亚迪自研的DiPilot智驾系统通过规模化量产,将L2+级智能驾驶硬件成本压缩至4000元以下,仅为行业均值的60%。 第五代DM混动技术,它优化发动机热效率、提升电机功率,进一步降低能耗和制造成本。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存货高达1544亿元,为清理旧款车型库存(尤其是非智驾车型),腾出市场空间给符合新国标(GB38031-2025)的车型,降价成为必然选择。 -2027年全固态电池车型的规划也促使比亚迪加速清仓现有车型,避免技术迭代带来的贬值损失。 2025年比亚迪销量目标500万辆以上,但前4个月仅完成138万辆,降价成为刺激销量的直接手段。 比亚迪通过降价将智能驾驶从豪华配置下放至10万元以下市场(如秦L智驾版7.48万元起),倒逼行业加速智能化普及,同时巩固自身市场统治力。 另外比亚迪要求供应商2025年降价10%,并通过规模化采购进一步压缩成本。尽管可能影响短期供应链关系,但增强了终端价格竞争力。 总之,比亚迪的降价是基于市场变化和自身优势,其目标不仅是短期销量增长,更是通过价格战加速行业洗牌,推动新能源车全面替代燃油车,并确立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技术标准主导权。 比亚迪目前的主流销量车型半年内都在下滑,行业内又面临吉利等车企的强势竞争,如果不降价,销量下滑到一定程度,造成的损失会大于降价后的损失。 简单来看,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比亚迪是不得不降价。对此你怎么看,欢迎来聊聊! 比亚迪汽车战略 比亚迪 比亚迪汽车战略 比亚迪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