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以案释法]萧县法院:教你识破“财富陷阱”

在生活中,非法集资就像隐藏在暗处的“金融毒瘤”,披着诱人的外衣,让无数家庭血本无归。为守护大家的财产安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萧县人民法院深入剖析非法集资案例,总结防范要点,为您带来这份防非指南!

一、揭开非法集资的“画皮”

非法集资往往用“高息回报”“短期暴富”“国家项目”等噱头吸引投资者,常见套路有:

1、虚假项目融资:编造养老产业、区块链投资、虚拟货币等热门概念,实则无真实业务或项目运作。

2、消费返利陷阱:宣称消费后可定期高额返利,前期按时返款吸引更多人参与,后期卷款跑路。

3、熟人社交渗透:利用亲情、友情关系,通过口口相传扩大集资范围,让熟人放松警惕。

二、法院审判案例警示

案例1:被告人李某、陈某夫妇未经金融监管部门许可,于2016年成立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18年通过印发传单、发放纪念品等形式公开宣传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诱导不特定对象将资金以入股形式存入该社的方式开展存、贷款业务。至2023年9月,经审计,该社向周边群众吸收人民币金额4898万余元,涉及120余人。

案例2:2000年至2024年4月,被告人王某某未经金融监管部门许可,以收购粮食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出具借条并许以月利率1分至1分3厘不等的利息,向周边乡镇不特定对象借款,或以粮款转为借款的方式吸收资金。至2024年4月,被告人王某某公开吸收141人存款600余万余元。案发后,仍有500余万元本金尚未偿还各被害人。

三、防范非法集资“五要五不要”

五要

1、要理性:面对超高收益承诺,保持清醒,不被“躺着赚”诱惑冲昏头脑。

2、要查证: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金融监管部门官网,核实企业资质和项目真实性。

3、要咨询:投资前多与家人商量,咨询专业金融机构或法律人士意见。

4、要警惕:对“稳赚不赔”“关系渠道”等话术提高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

5、要举报:发现非法集资线索,及时拨打12337或向当地金融办、公安机关举报。

❌五不要

1、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广告、明星代言、网红推荐不可全信,华丽包装背后可能是陷阱。

2、不要迷信熟人介绍:亲情友情不等于投资安全,切勿因人情盲目跟风。

3、不要被高额回报迷惑:收益越高风险越大,远超市场正常水平的回报往往暗藏危机。

4、不要轻易签署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模糊表述或不合理约定说“不”。

5、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发现问题及时止损,不要幻想“最后捞一笔”。

非法集资危害巨大,不仅损害个人财产,更扰乱金融秩序和影响社会稳定。萧县法院将持续加大打击力度,以法律利剑斩断非法集资黑手!

守护钱袋子,人人有责!了解非法集资的危害,共同筑牢安全防线!如有法律疑问,欢迎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