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老影友们觉得,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两个巡逻兵》算民族题材么? 改革开

老影友们觉得,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两个巡逻兵》算民族题材么? 改革开放后,曾经在昆明办过一次电影节,讨论过民族电影题材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那些《山间铃响马帮来》、《神秘的旅伴》属于民族题材,而《两个巡逻兵》没提。其实我觉得都差不多,没什么区别啊。 《两个巡逻兵》讲的是,在云南边疆地区,我边防部队中有两个巡逻兵,一个是汉族老战士马长根(白穆饰),一个是傣族新战士小岩(冯笑饰)。一次在夜间巡逻时,马长根麻痹大意,点火吸烟,暴露了巡逻目标,被境外特务偷偷越境尾随。 在开连队组织生活会的时候,小岩揭发了这件事,从此俩人结了梁子。紧接着在一次比拼刺刀的时候,马长根对小岩的技术冷言冷语,讽刺挖苦,俩人又差点儿打起来,不过被劝开了。这点我没大看懂,小严先动手总是不对的。为什么李保罗饰演的老班长还要批评马长根? 特务偷偷溜过国境,目标是要炸毁新建的大桥。这次特务入境又是经马长根那里放入进来的。小岩在班组会上估计是特务头子杨国万(傅伯棠饰)。马长根于是被调离战斗班,进了炊事班,这样两个人矛盾就更深了。小岩的爷爷试图通过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来调节俩人的思想疙瘩。当杨国万的罪恶活动逐渐暴露后,马长根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大桥建成了,特务们想搞破坏被一网打尽。马长根和小岩把特务头子杨国万围困在山洞里,最后被抓获。他们之间的矛盾也解决了,友谊亲密如初。 文革前,各电影制片厂完成任务,是按题材,不是按效益。题材又分成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少年儿童题材,民族题材等。《两个巡逻兵》当然可以算军事题材,但多多少少也算沾了民族题材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