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粹文:徐志摩唯一儿媳,生下4个孩子,却被强势婆婆的赶去美国

历史 05-03 阅读:113 评论:0

张粹文,徐志摩唯一的儿媳,她为徐家生下3女1子,却被强势的婆婆张幼仪赶去美国。多年后,儿媳终于明白婆婆的良苦用心。

她感慨万分地说:“婆婆是我一生的贵人!”

张粹文

1915年,18岁的徐志摩和15岁的张幼仪结婚。然而,这位出身江苏显赫富豪之家的千金小姐,却被徐志摩百般嫌弃,在他眼中,张幼仪只是一个“乡下来的土包子”!

尽管徐志摩不喜欢张幼仪,却不影响他每晚同房。同时,他还仰仗岳父家的权势,在张幼仪二哥的引荐下,拜梁启超为师,成为他的学生。1918年,徐志摩与张幼仪的长子徐积锴出生。徐志摩传宗接代任务完成。随后,他便远赴美国留学。

徐志摩

1921年,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迷恋上了林徽因,随即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张幼仪来到剑桥与徐志摩团聚时,徐志摩一边向张幼仪提出离婚,一边又让她怀上了身孕。得知张幼仪怀孕后,徐志摩竟要求把孩子打掉。张幼仪不答应,他愤怒之下摔门一走了之,留下张幼仪一人身处异国他乡。

万般无奈之下,张幼仪挺着大肚子前往柏林,投奔哥哥。张幼仪生下了次子徐德生没过多久,徐志摩就赶到了柏林,将一纸离婚协议狠狠地拍在桌子上,逼迫张幼仪签字。

正处于哺乳期的张幼仪,在无奈与绝望中,只得含泪签下了这份协议。这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离婚协议书。

徐志摩和张幼仪

离婚后的张幼仪,浴火重生,开启了她脱胎换骨的新生。

在哥哥的帮助下,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努力学习德语,拼尽全力考入柏林裴斯塔洛齐学院。1925年,3岁的次子徐德生不幸夭折,张幼仪带着长子徐积锴回到上海。先是在东吴大学教授德语,后来在四哥的支持下,担任了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并兼任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此时的张幼仪,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在徐志摩面前唯唯诺诺的女子,她已经蜕变成坚强自立的新女性。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事故意外坠机身亡,年仅34岁。陆小曼因悲痛过度,她既不愿认领遗体,也不肯安排后事。

徐志摩和陆小曼

最终,徐志摩的葬礼由张幼仪一手负责操办,她给了前夫徐志摩最后的体面。而徐积锴,也成为了徐志摩和张幼仪唯一的儿子。

徐积锴17岁那年,张幼仪试探的问道:“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妻子!”徐积锴不假思索得回答:“漂亮就行!”张幼仪心中一颤,暗自思量:“果然和他父亲一个德性。”

张幼仪和徐积锴

不过,张幼仪决不让儿子重蹈徐志摩的覆辙,儿媳人选,她一定要亲自把关。经过张幼仪多方打听,她选中了朋友的女儿张粹文,张粹文容貌清丽,气质温婉,徐积锴对她一见倾心。

两人历经三年恋爱,在感情稳定的情况下,徐积锴和张粹文顺理成章结为夫妻。

徐积锴和张粹文

婚后,小两口举案齐眉,恩爱有加。然而,心思细腻的张幼仪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隐忧,儿子徐积锴的事业蒸蒸日上,张粹文却有点止步不前。张幼仪担忧起来,两人差距太大,一定会步她与徐志摩的老路。

在她看来,最佳的夫妻关系,一定是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徐积锴和张粹文

于是,张幼仪主动鼓励儿媳妇学习,特意为张粹文聘请了四位名师,教授她外语、文学与书画。张粹文自幼受传统思想熏陶,对婆婆的这一举动颇为不解。但在婆婆的坚持下,她只得埋头苦学。

几年过去,张粹文已经蜕变成为了一位精通外语、熟稔诗书的名媛,并为徐积锴诞下了三女一子。

徐家合影

1947年,徐积锴获得了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机会。张幼仪深知,若儿子独自赴美留学,夫妻二人必将长期分居。于是,她严肃地对儿子说:“你去读书我不反对,但一定要带上你的妻子,孩子我来抚养。”

就这样,徐积锴和张粹文一起去美国留学,而这一决定,也成全了张粹文精彩的人生之路。在美国,徐积锴攻读土木工程,张粹文则学习服装设计,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张粹文

两人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感情愈发深厚。此时的张粹文,终于明白了婆婆的良苦用心。她感慨万分地说:“婆婆不仅是我的亲人,更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在张幼仪的悉心引导下,张粹文成为了著名的设计师,其创立的服装品牌享誉业界。

张幼仪自己的婚姻虽历经坎坷,因为自己淋过雨,她才更愿意为儿媳撑伞。张幼仪用自己的经历和智慧帮助儿媳妇张粹文,让她拥有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

张幼仪成全了张粹文,又何尝不是在成全那个曾经伤痕累累的自己。

网友评论

汗八里文艺之声

:关于人文地理/历史的一些碎碎念,偶尔也会写写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