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一遍过,算法顶刊给我的一些写论文启示
偸放烟花啊
2025-03-05 15:34:36
1️⃣搭论文框架
-多读,找到对标文献:对标文献是你可以借鉴它的框架(即标题),和你的选题相似,关键词重合度高。找15篇左右
-泛读其他与关键词相关文献:泛读内容,提取观点,搭建自己的正文框架
2️⃣填充框架内容
-论述结构:重点关注研究结论的论述结构,以同样的结构写自己的。一般都是先阐述理论,后结合研究对象分析
-观点句:体现写作水平,但没有接触过科研的宝可能会写得比较口语化。这个时候可以选择改写观点句
边读边把自己认为可用的部分放在文档里,标明来源(整理参考文献时会特别省时),或直接将可借鉴的观点/句子标黄,注明框架里哪个部分能用到。总之,不管怎样借鉴都离不开阅读本身!
以我最近在读的一篇发表在新闻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Digital Journalism》上的论文《算法影响下的新闻多样性:基于预选与自选个性化的ABT研究》为例
1.核心观点:算法本身并不是信息茧房的制作者。当新闻推荐内容由算法决定时,新闻的消费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平衡性。(这一观点非常具有创新性,可以引用增强论文的时效性)
2.分析论文框架,看每个部分是否有可借鉴之处。
3.实验结论段落是重点,学习论证的框架和逻辑,通常是观点句频出之处
(一)预选与自选个性化对新闻多样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验证算法在增强用户接触多样化新闻主题方面的有效性,尤其是在完全由算法决定推荐内容的情况下
(二)自选个性化广度对新闻多样性的影响
只有用户对多个新闻主题表现出明显的兴趣,新闻消费多样性才会提高。
(三)自选个性化强度对新闻多样性的影响
自选个性化的强度对新闻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3️⃣滚雪球拓展相关研究,引用学术界大牛的论文更有利于盲审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彪:社交场景和社交信息可能是更能引起信息茧房现象的重要因素。相比信息茧房,新闻传播学科这几年更关注“社交茧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郑雯:短视频等平台不存在筑茧效应。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云泽:推荐算法导致信息茧房效应的观点,并非业内共识。
4️⃣先完成一篇垃圾,再慢慢修改。把一段话写完美非常容易激发畏难情绪,导致进度停滞
祝大家毕业顺利~
0
阅读:0
欣南戚
学会了[doge]
桃纸
畅姐永远是额滴神
组字状捉
姐姐可以出一期国外文献怎么查找的特辑嘛!! 科研小白好需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