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内,美国3次对华摊牌,逼中企摘牌退市,特朗普圈定新战场
特朗普的脸说变就变,没八百颗心眼子都猜不到他在想什么!
几天前还通过各种渠道多次主动联系中方,想要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并且明确表示会降低对华关税,中国也首次使用“评估”措辞,没有直接拒绝。
然而眼看着中美谈判有望,特朗普就又开始闹幺蛾子,48小时内连续3次对华发难,不仅逼着中企摘牌退市,还另辟新战场和中国“打擂台”。
美国和特朗普真是不见黄河心不死,一条路偏要走到黑,那就别怪中国没给你机会了...

先说第一件事,特朗普又“开炮”了,他在社交平台上大放厥词,称前总统尼克松当年决定与中国建交是“最糟糕的事”,理由是中国“老是占美国的便宜”。
这话一出,简直让人大跌眼镜,生意人不是最精明的吗?如果中国真的一直“占便宜”,美国企业为什么还前赴后继地跟中国做生意?
事实清晰明了:中美贸易呈现互利共赢格局,在此过程中,美国企业收获丰厚利益,充分印证了双方经贸合作对彼此发展的积极意义。
只是中国产品越来越有竞争力,美国企业想躺着赚暴利越来越难,特朗普就把这笔账算到了中国头上,这种“甩锅”逻辑,实在是站不住脚。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美国共和党部分议员竟联名施压美证券交易委员会,妄图将阿里巴巴等 25 家中企从美股市场剔除,
这借口听起来就很牵强,事实是这些中企的业务根本不会因为退市受到太大影响,但股价可能会被恶意压低。
这种“金融打劫”的套路,暴露了美国在规则制定上的霸道嘴脸。
特朗普把矛头指向了电影行业,他授权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启动程序,对所有进口电影征收100%的关税,理由是“外国补贴”让好莱坞受创,威胁了“美国国家安全”。

虽然他没点名哪个国家,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针对中国,尤其是《哪吒2》这样的国产电影在全球火爆后,美国明显坐不住了。
好莱坞有什么“神奇”之处?说到这儿,很多人可能好奇:电影市场在国际贸易里算不上“大头”,特朗普为啥对好莱坞这么上心?
好莱坞不只是拍电影的地方,它还是美国“软实力”的发动机,几十年来,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向全球输出价值观,塑造“美国梦”的光辉形象。

无论是超级英雄片还是灾难大片,美国电影总能让观众潜移默化地接受它的意识形态。
这种“文化殖民”不仅能吸引全球人才移民美国,还能让美国在国际上“自带滤镜”。
可现在,中国电影异军突起,像《哪吒2》这样的作品不仅票房高,故事和价值观也越来越有国际吸引力,这让美国感到威胁,特朗普自然要把好莱坞当成“宝贝”护着。
但问题来了,特朗普这招真能救好莱坞吗?恐怕够呛。

就拿中国市场来说,国产电影这几年进步神速,从《战狼》到《流浪地球》,题材和制作水平都肉眼可见地提升。
反观美国电影,不少还是老套的“爆米花”模式,剧情单一,靠IP“啃老本”,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顶多是“隔靴搔痒”,救不了好莱坞的颓势。
美国的算盘恐怕要落空那么特朗普的这波操作真能如愿以偿吗?
首先逼中企退市看似狠,实际上伤害有限,这些企业的核心业务在国内市场,退市顶多影响短期股价,长期看影响不大。

反倒是美国资本市场,如果把优质中企资产赶走,等于自断财路,投资者可不会买账。
电影关税更是“雷声大雨点小”,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足够强大,国产片完全能满足观众需求。
美国电影如果继续“吃老本”,别说中国市场,全球市场份额都会继续缩水,关税只能让美国观众的选择变少,票价变贵,最终受伤的还是美国自己。
特朗普想通过挑衅压住中国崛起,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中国这些年的发展靠的是实打实的创新和市场竞争力,不是靠谁的施舍。

美国与其费尽心思打压,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的产业短板,踏踏实实搞创新。
48小时内,美国三次对华发难,从“嘴炮”到金融打压,再到文化壁垒,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但细看之下,这些招数更多是“虚张声势”,既救不了好莱坞,也挡不住中国的影响力。
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斗来斗去只会两败俱伤,尤其是现在,全球经济复苏不易,合作才是正道。

参考资料:特朗普:将对所有在国外制作进入美国的电影征收100%关税 极目新闻
媒体:美议员敦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阿里巴巴等中国公司摘牌 俄罗斯卫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