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国女足登上亚洲之巅,居然已经三年了。三年后回头看看,这个世界真的变得更好了吗?
这三年里的前两年,我们经历了世界杯、亚运会直到奥运会预选赛的连续失利。教练换了,效果未知。国家队已经一年没踢正式比赛,但这种情况还要再持续一年。女足球员的留洋也遇到了阻力,三位“中国女子金球奖”得主,已经在过去的一年期间先后回到本土联赛。哦,下周就是中国金球颁奖典礼了,可是对于很多人而言,过去一年的女子足坛都踢了哪些比赛,可能都是超纲的问题,又如何评选出表现最好的球员?
三年前我曾说,亚洲杯的夺冠,最好能成为越来越多人爱上女足的契机。回头看看,显然事与愿违。三年过后,大部分女超球队的上座率依然没有起色,社交媒体群魔乱舞之景更甚,衬得当时国内全网欢腾的场面特别可笑。很多人热度过了就走了,反是拿女足踩男足的人,和把支持女足的人打成“女拳”的人一年比一年更割裂。这种割裂早已经跨过了体育本身。
春节假期结束了,新赛季即将揭幕。女甲转为主客场制的计划看来要搁浅了,偏偏唏嘘的是,女足联赛的准入、赛程仍未公布,但人们好像也不太关心这事,连球员追讨欠薪也难有下文。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中足联”热热闹闹地成立了,女足却又一次被撇在一旁。球队投入越来越低,市场依旧是一潭死水,外援水平持续下降,训练水平也长期原地踏步,你很难再要求联赛观赏性的提升,竞技与市场的恶性循环顺理成章。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世上本没有路,有人走才有路。反过来,我们往哪里去,路就往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