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了解与应对》 肺结节,这个在现代医学检查中越来越常被提及的名词,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上表现为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以单个出现,也可以多个同时存在。 二、肺结节的形成原因 1. 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如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肺部结节样病变。 -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后,肺部可能出现结节。 2. 环境因素 - 长期接触粉尘、石棉等有害物质,可增加肺结节的发生风险。 - 空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也可能对肺部造成损伤,导致结节形成。 3. 自身因素 - 遗传因素:部分人可能由于遗传易感性而更容易出现肺结节。 - 免疫系统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引发肺部的异常反应,形成结节。 三、肺结节的分类 1. 按密度分 - 实性结节:密度较高,在影像上表现为均匀的白色阴影。 - 亚实性结节:又可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密度较淡,像一层磨砂玻璃;部分实性结节则既有实性成分又有磨玻璃成分。 2. 按大小分 - 微小结节:直径≤5 毫米。 - 小结节:直径为 5 毫米至 10 毫米。 四、肺结节的诊断 1. 影像学检查 - 胸部 X 光:可以初步发现较大的肺结节,但对于微小结节的检出率较低。 - 胸部 CT:是目前诊断肺结节的主要手段,能够清晰地显示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 2. 其他检查 - 血液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炎症或肿瘤标志物升高。 -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靠近支气管的结节,可以通过支气管镜获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 经皮肺穿刺活检:在 CT 引导下,用细针穿刺肺结节,获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五、肺结节的处理 1. 观察随访 - 对于直径较小、形态规则、无明显恶性特征的肺结节,通常建议定期进行胸部 CT 复查,观察结节的变化。 - 随访时间间隔根据结节的风险程度而定,可能为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等。 2. 手术治疗 - 如果肺结节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增大、形态改变或有恶性倾向,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 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等,具体根据结节的位置和性质决定。 六、预防肺结节 1. 避免危险因素 - 戒烟,避免吸二手烟。 - 减少接触有害物质,如粉尘、石棉等。 - 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空气污染。 2.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摄入足够的营养。 -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肺结节虽然可能让人担忧,但通过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大多数肺结节是可以得到有效管理的。我们应该重视肺部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肺结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