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喜糖抢出人命了!河南,一大妈见新人在宾馆门口,发喜烟、喜糖便上前去抢,怎料抢到离开后,还没走几步,就突然心脏病发作,晕倒在地,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经鉴定大妈系因突发疾病去世,但大妈的家属不依不饶,认为新人和宾馆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要求索赔147万,遭拒后,将新人和宾馆告上法庭,法院这样判了! (信息来源,裁判文书网)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郑州市某五星级酒店门前热闹非凡。23岁的新郎小薛和他的新娘刚刚完成接亲仪式,正准备进入酒店举行婚礼。按照当地习俗,新人要在酒店门口,向来宾和路人发放喜烟、喜糖。 于是乎,酒店门前的广场上,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路人。这其中,65岁的张大妈也在人群里。当新人开始真正发放喜糖时,人们蜂拥而上,争相抢夺。而张大妈也是不甘示弱,挤入人群中奋力抢夺。 "我看到那位大妈很兴奋,一下子抓了好几包喜糖和几支香烟。"目击者王先生回忆道,"她脸都红了,好像很得意的样子。"然而,意外就在这时发生了。张大妈刚刚脱离人群,还没走出几步,就突然面色苍白,捂着胸口倒在了地上,顿时现场一片混乱。 新郎小薛和他的叔叔小张,迅速跑到张大妈身边,试图施以援手。酒店的保安也立即赶到,疏散围观群众,并协助救护。然而,尽管救护车很快赶到,并将张大妈送往附近的医院,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抢救,医生还是宣布,张大妈因心肌梗塞不幸去世。 这突如其来的悲剧,让原本欢乐的婚礼,蒙上了一层阴影。新郎小薛和他的家人对此也深感抱歉,主动联系了张大妈的家属,表示愿意承担部分丧葬费用。然而,张大妈的儿子小李却认为,他母亲的死亡与婚礼现场的混乱,有直接关系。 "如果不是他们组织这种抢喜糖的活动,我母亲怎么会发病?"小李激动地说,"他们没有尽到安全保障的责任!"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小李多次找到小薛和酒店,要求赔偿。他声称,母亲是家中的主要照料者,负责照顾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孙子。母亲的突然离世,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然而,小薛一家和酒店都认为,张大妈的死亡是由于其自身的健康问题,与婚礼活动并无直接关系。他们表示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不应承担法律责任。在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后,经律师建议,小李决定将小薛、小薛的叔叔(婚礼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以及酒店一同告上法庭,索赔高达147万元。 庭审中,原告方提出,被告未能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导致现场秩序混乱,是造成张大妈死亡的主要原因。他们要求被告承担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各项费用,总计147万余元。 被告方则出示了现场的监控录像,证明当时并未发生严重的推搡或拉扯。同时,他们还提供了法医鉴定报告,显示张大妈的死因是突发性心肌梗塞,与外界因素无直接关联。此外,酒店方面强调,作为场地提供方,他们已经尽到了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包括配备足够的保安人员,保持场地的通畅等。 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庭审,法院最终作出判决: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法院认为,根据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张大妈的死亡,与婚礼现场的情况,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被告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的主审法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案的核心在于,如何平衡社会活动的自由与安全保障的责任。我们必须在法律和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判断,而不能仅凭同情心。"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婚礼习俗的反思。有社会学家指出,"抢喜糖"等习俗虽然源于美好祝愿,但在现代社会中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建议用更加文明、安全的方式来庆祝婚礼。 这起事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在组织公共活动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个人参与活动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量力而行;而在发生纠纷时,理性沟通、依法解决才是正确的方式。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呢? (文中出现的所有名字,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