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N!这些双一流高校官宣2025新增本科专业
近日,又有多所高校纷纷官宣新增本科招生专业!都有哪些高校新增了哪些专业?
为了让同学们第一时间获取大学新增专业及相关信息,锦宏高考也将根据高校官方发布为大家分期进行梳理,感兴趣的同学千万别错过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增本科专业:
数字经济
该专业是为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变革需求,培养熟悉数字经济运行规律与改革实践,深谙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数据科学、数字技术、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及数字分析与预测技术,契合现代经济数字化转型与治理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生物信息学
该专业面向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交叉领域重大前沿需求,着力解决生物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方法问题。充分发挥学校在农业生物领域的优势,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基础的交叉型人才。该专业的增设,是学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优化专业布局的重要举措,对支撑学校传统涉农优势学科发展及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智能建造
该专业面向建筑业深度转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数字创意、人工智能、新型材料、3D打印、机器人、智能感知、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与建筑产业相融合,综合了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材料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等多学科交叉,能够显著提升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智能化水平、运维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与工程应用价值。
土地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面向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核心命题,秉持“强融合、夯基础、重实践”的育人理念,打造“学科交叉+技术赋能”的创新培养模式,深度融合遥感、大数据与智能监测,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是学校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布局,为我国土地资源高质量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生态修复学
该专业是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前瞻性新农科专业,聚焦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水土修复与保持、农林污染环境治理、生态价值产业化及流域综合治理等领域,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该专业建设将深化学校新农科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的支撑作用,为涉农高校生态治理人才培养提供示范样板。
北京化工大学
新增本科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该专业充分利用材料学院在功能材料、纳米技术、能源化学等领域的深厚科研底蕴,构建了涵盖“材料设计-器件开发”的交叉融合知识体系。专业核心课程涵盖新能源材料合成与表征、储能器件设计与制造、光伏材料与器件等方向,设置二次电池、太阳能电池两大特色模块实验课程,强化学生解决新能源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的能力。该专业建设与北京亿华通携手共建氢能先进材料联合研发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全面推行“全员全过程导师制”。通过贯穿四年的项目式学习、工程实训及企业课题实战,培养学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能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新增本科专业
智能材料与结构
该专业聚焦智能材料设计、制备及结构优化,可支撑学校电子信息的“软实力”与“硬实力”。课程体系突出跨学科特色,涵盖电子材料理论物理、电子材料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固体力学等核心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将在智能材料与结构设计、表征、服役与应用等领域开展创新实践。毕业生可在华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企业及科研机构从事研发与管理工作,助力我国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的电子材料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占据先机。
电子信息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是电子器件、系统与装备即电子信息产业的先导,被列为国家信息化战略及工程科技材料领域的核心基础。针对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卡脖子”领域,该专业围绕电子信息材料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开设电子材料科学基础、柔性电子材料科学、电子材料制备科学等课程,强化“产学研”协同培养。学生将掌握电子信息材料制备、表征及器件集成技术,毕业后可从事高端电子信息材料研发工作、投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填补关键领域人才缺口。
新增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依托通信工程学院学科优势,该专业瞄准卫星通信、导航定位、算法设计等领域,培养具备空间信息系统设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涵盖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空间通信系统、人工智能、空间数据挖掘等,对接遥感应用等国家战略需求。毕业生可在航天科技集团、华为、腾讯等企业及科研院所从事空间信息系统开发与数字技术应用,服务数字中国与空天强国建设。
南方科技大学
新增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
该专业秉承“厚基础,强应用”的学生培养理念,采用“自底向上”的培养模式,从底层的AI芯片及系统入手,拓展至中层的大模型及算法等核心技术,最后在顶层达成AI赋能各行各业的培养目标。通过开设一系列“AI+X”课程(如人工智能+工科、人工智能+理科、人工智能+医学、人工智能+人文社科等),探索“AI+”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的AI复合型人才。
口腔医学
该专业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严谨求实、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复合型口腔医学拔尖创新人才为使命。该专业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和国际合作的优势,在培养过程中为学子开辟多元的未来发展路径,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和执业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成长的能力和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来源:综合自各高校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