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心脏” 争夺战,SJK 如何突围千亿蓝海赛道?
2025年全球将有超过100万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商业应用,国产服务机器人市场预计突破850亿规模。在这场技术革命中,高精度晶振作为智能设备的"心脏",正成为产业突围关键。作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集群的核心力量,SJK晶振凭借2012/3225/5032等多封装方案,持续为人形机器人、小机器人协作机械臂等提供解决方案。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晶振产业迎黄金机遇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并量产后,强大产业支持体系作用显著。工信部推动机器人供需对接与推广,优化产业环境。在政策助力下,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快,预计2025年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50亿,为晶振等配套产业带来机遇。
深圳龙岗区以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冲刺千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目标2025年产业规模达2500亿,龙岗占四成。众多企业携手推动,晶振产业迎来发展契机。龙岗已形成四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覆盖IC设计、制造、封测等全链条,在第三代半导体、AI芯片、传感器等前沿赛道上,位于坂田天安云谷的SJK晶振企业,36年专注半导体晶振频率控制器件,成为行业佼佼者。
SJK晶振:精确赋能,领跑人形机器人核心赛道
在智能机器人的光通讯项目中,SJK品牌的晶振凭借超高精度和小型化,脱颖而出。在人形机器人复杂的电子系统中,晶振的作用举足轻重,它为机器人的各个部件提供精准的时钟信号,确保机器人准确无误地执行各种指令,成为机器人智能运行的基石。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SJK 晶振推出差异化解决方案:2012 封装的 32.768KHZ 无源晶振,堪称机器人的 "节能管家",在低功耗模式下为实时时钟模块提供稳定频率,确保时间精准度的同时有效延长续航;3225 封装的 48MHZ 有源晶振,如同机器人的 "超级大脑",为高速数据处理提供澎湃动力,保障机器人对指令的快速响应;25MHZ 晶振则化身通信枢纽,确保机器人与外部设备的稳定连接;10MHZ 有源晶振则为传感器系统提供精准时钟,助力机器人实现环境感知与智能决策。
聚焦创新,SJK晶振引领行业未来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量产规模的持续扩大,晶振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SJK始终聚焦高可靠性晶振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
在智能机器人爆发的时代,SJK晶振正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领跑千亿级人形机器人核心赛道,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单台机器人所需的 8 颗不同频率(10MHz/25MHz/32.768KHZ/48MHz)、封装(2012/3225/5032)的晶振均可实现现货供应。
在智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SJK 晶振正以创新为引擎,以技术为底气,在千亿级市场赛道上加速领跑,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引领行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