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发现水中大熊猫,“一家五口”水中畅游?曾被宣布灭绝! 你能想象,在祖国的母亲河长江中,曾经真的有一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珍稀鱼类存在吗? 就是那种体型硕大、形态古老的长江鲟。据说,这种举世罕见的生物,一度被人类的活动从长江彻底赶尽杀绝,令人无比痛心。 不过最近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在三峡库区,科研人员再次捕获到了一家五口野生长江鲟! 看着这几尾体型硕大的长江鲟在水中自在游曳,我们似乎看到了大自然自我修复的希望。 说到长江鲟,它可以说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淡水鱼类之一了。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长江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甚至比恐龙还要古老!它们是真正的“活化石”! 一般情况下,长江鲟的体型都相当可观,个头最大的雄性个体长达7米、重达500公斤,简直就是座“鱼王”。 可以想象,看到这样一尾巨鲟在江面上一闪而过,定然令人骇然失色。 长江鲟作为一种敏感的淡水鱼类,生存环境对它们至关重要。 可惜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工业污染,长江中游及下游地区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在上世纪后期遭到了严重破坏。 作为对水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的物种,长江鲟的种群数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锐减,甚至一度走向“野外绝迹”。 长江鲟之所以会走向“绝迹”,除了生存环境的恶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的过度捕捞。 在上世纪中叶之前,人们虽然知道长江鲟是一种珍稀鱼类,但依然视其为块“大鱼干”,到处兴高采烈地捕捞。 更糟的是,一些地方甚至流行电捕、毒捕等非法手段,不仅捕杀了大量长江鲟,还污染和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 如果说人类无知的贪婪行为是长江鲟走向绝境的元凶,也不无道理。 让人欣慰的是,在长江鲟濒临绝种的同时,我们也惊醒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有科学家们拉响警报,呼吁全社会重视这一问题。 2003年起,有关方面开始实施为期10年的长江禁渔保护,并大规模开展了长江鲟的人工养殖和增殖放流工作。 一度被判了“死刑”的长江鲟,就这样重新开启了生存的希望。 中华鲟等其他珍稀鱼类的种群数量,在这一禁渔期间也都得到了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恢复。 就拿三峡大坝下游来说,近年频频出现了大规模的鱼群聚集现象,其中就包括了许多重达上百斤的巨型鱼种。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为长江禁渔政策的成效而欣喜。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长江中还有一些珍稀物种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 比如那种被誉为“长江活化石”的江豚,它们的数量就曾一度濒临绝迹。 江豚有着“水中街溜子、江中白鲸”等亲切美称,它们那白色的身体在长江中时隐时现,是多少人渴望一睹芳容的梦寐以求。 可惜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和水污染,到2006年,长江中的江豚仅存约400头。 电捕、毒捕、误捕等非法捕捞行为,是造成江豚数量骤减的罪魁祸首。 最近几年江豚的数量虽有所恢复,但仍属极危物种,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和人工增殖放流等措施,像长江鲟这样的珍稀物种的野生种群终于得以重现生机。 这既是对我们涵养生态环境努力的回报,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有力诠释。 相信只要我们秉持这种环保理念,珍惜赖以生存的家园,定能让更多被认为"绝迹"的生命重现于世。 信息来源:第一眼新闻《长江鲟现身三峡库区支流汤溪河云阳段 ,它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曾被一度宣布野外灭绝》
三峡库区发现水中大熊猫,“一家五口”水中畅游?曾被宣布灭绝! 你能想象,在祖
南坡青丝蛊
2024-06-24 21:46:14
1
阅读:2962
会飞的鱼
放养的
小波看电影
当时宣布结果的专家呢,出来解释一下, 一天天的研究个啥
无聊我上网溜达
我以为是白鲟呢
斯基拉车的司机
如果被哪个钓鱼佬钓到了那就倒霉了,打窝有风险,钓鱼需谨慎
张鸿钧侃百科 回复 06-28 09:36
经常钓鱼的超市:中华鲟不会游潜水去的,而且它以鱼为食,除非有人刻意为之。换句话说,能把中华鲟钓上岸的绝对不会是无辜的
SakuraAW
成功的,大胆的给捕绝了
三号龙套
好吃吗?清蒸怎么样?
燕楚离伤 回复 06-28 19:33
还行,鲟鱼养殖的多着呢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无期徒刑鱼,不好吃
扬帆
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申花是冠军
1.5亿年前就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