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产业,自己成功把自己玩死了。TCL老板说,美国3亿多点人口一年能卖4000多万台电视机,我们14亿人口一年卖4000万台还不到一点。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持续加速,电视机曾一度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设备,然而,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及互联网视频服务的兴起,我国电视机市场面临挑战。 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视机年度销量已经跌破了3700万台的历史纪录,尽管政府及企业积极采取措施以拉动内需,但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 全球其他地区的电视机市场状况迥异,比如,成熟的美国市场仍保持着其强劲的销售势头,显示出消费者对新技术和新体验的追求,这也为中国电视机厂商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中国家电企业开始转型,将发展重心转向海外市场,中国的电视机品牌如TCL、海信等,通过科技创新与市场精耕细作,逐步在海外市场建立了品牌影响力。 TCL作为全球化运营的典型,自2004年以来就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在美国开设研发中心,在墨西哥投资生产线,这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送达速度。 如今,TCL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分公司或分支机构,形成了完善的营销网络,2023年,TCL在全球电视销量排名中跃升至第二名,取得了2526万台的成绩,这其中海外市场的贡献不容忽视。 另一个案例为海信集团,这家总部设在中国的家电巨头在全球化方面同样表现优秀,自2006年收购欧洲家电品牌Gorenje后,海信加速全球化步伐,成功将自家品牌电视引入欧洲及其他市场,旗下多款产品亦受到消费者喜爱。 特别在2023年,海信电视海外出货量增长率高达12.2%,这彰显了海信电视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潜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家电销售的下滑与国内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变化脱不开干系。 电视节目广告过多,影响用户观看体验;而且,选择有限,部分热播剧需要付费观看,老年群体的这些问题尤为显著,他们可能因为遥控器操作不便而逐渐远离电视。 为应对国内市场挑战,中国企业正在积极调整战略,如TCL通过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并加大墨西哥、印度等国投资,以规避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成功拓展国际市场。 海信等其他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尽管中国市场面临一定困境,但其在全球电视市场中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 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优化电视内容及服务,是家电企业等待解决的问题,加大海外投资、拓展国际市场份额也是中国家电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朋友们,您对此事还有什么看法吗?#MCN首发激励计划# 信息来源: [1]第一财经——《谁在替代中国的家电出口》 [2]东方财富网——《国内生产了全球过半电视机 但面临国内电视市场萎缩挑战》,202403043001310082.html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