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北大教授王青松突然辞职后,竟然带着校花妻子开始隐居山野,11年花光350万积蓄,因为七岁儿子的一句话,让他开始反思是否重回城市生活!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王青松在探寻自我和生活真谛的旅程中,选择了一条较少有人涉足的道路,出身农家,却凭借勤奋和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国顶尖学府——北京大学,并在此取得了学士学位及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业完结后,王青松留在北大任教,开始教授生涯。 然而,到了1985年,全国性的养生热潮使他看到商机,他发现这背后的商业潜力,于是在校内开设了养生班,由于他的丰富养生知识和人格魅力,养生班迅速吸引了大量追随者,因此王青松积累了丰厚的财富。 但好景不长,随着养生热潮退去,养生班的人气下滑,事业遭遇瓶颈的王青松,连续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法学系博士学位的尝试均无功而返,接踵而至的挫败使他对人生方向产生了疑虑,开始迷茫。 而他的妻子张梅也遇到了职业瓶颈,二人在王青松的养生班相识,随后步入婚姻殿堂,面对迷茫与挣扎,夫妇俩慎重考虑后,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离开繁忙都市,隐居山林,寻求内心的桃花源。 二人立即行动,租下一片荒废山岭,逐一规划和设计,打造出一片属于他们的天地,他们种植农作物、水果树,还饲养家禽以保证食品自给自足,他们坚守绿色环保原则,坚决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力求生活的纯真和自然。 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夫妇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节奏与大自然完美契合,日常生活中,除了农事之外,他们唯一的娱乐活动便是阅读书籍期刊、收听广播,王青松更是在简约生活中追求极致,他们甚至禁止机动车进入山区,以保护心中的净土免受污染。 期间,张梅诞下一子,起名为王小宇,王小宇在山间的成长经历使他与电视、电脑等现代科技产品绝缘,他的成长环境闭塞,却纯真无邪。 在深山老林的岁月里,一家三口过着如同桃花源般的生活,享受那份宁静与安逸,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当初带来的积蓄所剩无几,孩子的教育问题渐渐成为困扰,他们必须面对现实,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 直到2011年,夫妇二人最终决定,结束11年的山林隐居生活,他们出售山区资产的所得,重新踏入繁华的世界,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有人调侃他们是“傻子”,也有人赞叹他们的勇气,勇于挑战传统生活方式。 无论如何,王青松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现代人如何在追寻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之间摇摆、探索,他曾梦想着过上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却又不得不面临教育的压力和对现实生活的需求。 王青松一直在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之道,而这种纠结正体现了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纯朴生活的渴求与挑战现实的无奈,最后,对于王青松及其家庭来说,隐居山林与回归现实生活并不矛盾。 两者都是他们价值观的体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不畏前行的精神。无论结局如何,他们的选择和经历都值得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反思与感悟。#MCN首发激励计划# 信息来源: [1]百度百科——王青松(遁入深山的北大教师) [2]中国新闻网——《北大教师夫妇遁入深山十几年 寻心中桃花源》-17/29779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