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务员”上岗 竟比真人还好用 打工人天要塌了?

社会 02-18 阅读:0 评论:0

近日,据“幸福福田”官微显示,首批70名“AI公务员”在深圳正式上岗,其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在网上引起热议。

据财联社报道:目前,这些“AI员工”涉及11个类别,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引入“AI公务员”后,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压缩至分钟级,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民情周报日报初稿一键生成。“安全生产助手”生成演练脚本效率提升100倍。

不少乐观的网友直言:AI好啊!AI好适合当公务员。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担忧:这帮AI同事不领工资、不交社保、不会摸鱼,把铁饭碗敲得叮当响,年底评优要输给新同事了。

不只是“AI公务员”,“AI主持人”、”AI司机”、“AI客服”、“AI记者”等等AI同事早已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难道AI真的要取代人类?

“零失误”

但缺乏深度与情感

蛇年春节,《杭州市新闻联播》首次采用了AI数字人进行新闻播报。不论是发音、表情、形象、动作还是节奏,”AI主播”已经达到了专业主持人的水平,甚至能达到惊人的播报“零失误”。

“AI主播”的这波空降无异于“狼来了”,给传统的播音主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劝退了不少打算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

但是,“AI主播”也并非十全十美。普通的新闻播报,“AI主持人”完全可以胜任,但若是遇到突发新闻,例如:地质灾害、恐怖袭击、大型赛事等等需要随机应变以及倾注深度思考与情感的播报,”AI主播”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把控。

“萝卜快跑”变“苕萝卜”

去年年中,百度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受到广泛关注。其核心优势在于无人驾驶技术,车内不需要有司机,凭借AI系统,就可以完成驾驶任务。

据报道,在试运营期间,“萝卜快跑”平均每辆车每天能完成高达100单的任务,而且不需要休息,不存在疲劳驾驶的问题,因为没有人工成本,打车费用也更低,对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件美事。“AI司机”价格低,效率高,不抽烟不喝酒,安全性高,无拒载骚扰等不文明行为。在武汉等城市的试运营中,用户反馈普遍积极,满意度高达4.9分,几近满分。

不少出租车司机与网约车司机开始担忧,“AI司机”会抢走他们的饭碗。然而,这种情况并未发生,“无人驾驶”的大规模应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就拿“萝卜快跑”首批试点城市武汉来说,武汉市民戏称“萝卜快跑”为“苕萝卜”,“苕”在武汉话中是傻、呆的意思,就是因为“AI司机”变速较慢,路窄的时候会导致拥堵,而且经常无故停车,影响交通。

不会用AI的人将被用AI的人取代

在AI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AI会不会取代人类,普通人该如何就业?

从目前来看,AI技术还不够成熟到可以完全代替人类,只是在数据处理、模式识别、自动化任务等规律性、重复性的工作领域远超人类,在创造力、情感理解、复杂决策特别是涉及到道德伦理的场景仍存在明显短板。

短期内,AI无法全面取代人类,但会深刻重塑社会分工。长期来看,人类与AI的关系更可能走向协作共生——AI处理效率与计算,人类专注创新与价值判断。

AI员工上岗不是末日的钟声,而是文明升级的前奏。当深圳政务大厅里人类公务员专注于解决市民个性化诉求时,我们看到的不是替代,而是分工的进化。既然AI大潮已经不可逆转,不妨拥抱它、利用它,把它当成工具或是伙伴,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与AI协作共生,才是AI时代的生存之道。

正如中欧国际商学院组织行为学副教授麦珂所言:“AI取代不了人,但不会用AI的人将会被用AI的人取代”。

你觉得AI会取代人类吗?

来源:潇湘晨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