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东北农村睡的火炕,为什么人都是头朝外,枕头掉不下来? 在东北的农村,有一种特殊

东北农村睡的火炕,为什么人都是头朝外,枕头掉不下来? 在东北的农村,有一种特殊的床铺,叫做“火炕”!可你们见过一屋四五十米长南北通长对面的火龙炕吗?记得小时候,一个屋能睡百十来人,好不热闹。 俗话说,炕暖屋不凉!火炕不仅是睡觉的地方,更是家人齐聚、休息和取暖的之地,尤其在寒冷的冬季,火炕的热度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冬日温暖。 但有很多外地的人发出疑问,火炕上人们为何头朝外睡觉,枕头难道不会挤掉吗?其实这“大有来头”!我们接着往下看。 要知道,头朝外有助于人们在夜间随时起身,处理一些突发情况,比如,如果炕里的柴火即将烧尽,需要加柴或调整火势,头朝外的人可以迅速起身,而不必费力翻转身体。 关键是为了避免烟尘和一氧化碳对睡眠中的呼吸产生影响,因为在烧火的过程中,炕内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一氧化碳,如果人躺在里面,很容易吸入这些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损害。 在东北很多普通的农村家庭,他们就会“就地取材”,利用免费的燃料,玉米芯、玉米秸秆、枯枝败叶、树木等等,被用来烧火炕取暖。 一个家庭,冬季的柴火需求量极大,通常需要准备15000斤至20000斤的柴火,才能度过寒冷的冬季,炕的背面,就是厨房,一边烧炕,一边做饭,合二为一,这就是东北人的智慧和节俭。 而头朝外,就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一般的炕都会从下边烧火,头朝外脚下的温度会高一些,更舒服,免得口干舌燥。 至于为什么枕头会掉不下来,这其实与火炕的结构有关,在东北农村,火炕的高度通常与床铺相似,就需要在炕边放上枕头和被子。 为了防止枕头掉下炕,人们通常会将枕头放在靠近炕边的地方,这样即使在睡觉时翻身,枕头也不会轻易掉下去。 不光是这样,枕头通常会被放置在一个略微倾斜的角度,这样即使枕头有些滑落,也会被这个角度挡住,不会直接掉下炕。 先不说,东北睡觉头朝外,不像南方睡床的多,甭管睡什么床,是木板床还是竹子床,基本都有床头,和睡炕不一样。 北方的火炕有炕邦,有木头的,有竹筒的,简单一点儿的用砖的,要高于炕面两三公分,只要睡觉老实的,枕头是不会掉下地上的! 东北人都知道如何合理地摆放枕头,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枕头材质和大小,以确保其稳定性和舒适性,许多河北的农村睡大炕、睡通铺依然如此,敞亮不憋屈! 道理其实很简单,人脚怕冷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炕里有窗户,一般冬天密封不严漏风,头冲里出汗容易受风感冒,而且容易脚漏风,但脚下冲里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记得以前,有很多人家都盘有炕洞里能放蜂窝煤炉的一种水泥面的炕,这种炕最适合上年纪的人,一天早晚两块蜂窝煤,方便干净炕上温度均匀还不上火。 其实,头冲外,炕边有栏杆不叫栏杆叫炕檐,一般是木头做的,还有竹子的,如今是贴砖的了,其实它的作用就是防枕头滑落,坐炕檐防止炕过凉拔屁股、过热烫屁股,过去的老人有讲究,讲究科学。 不止东北,就连华北、西北等地的农村都在烧火炕,这是北方人冬季御寒的传统方式,至于头朝里不朝外也没那么复杂,主要是便于夜间起,五十到七十年代在北方村里生活过的人没人不知!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8
用户10xxx18
2024-03-14 19:29
掉下去是正常的呀,再捡起来继续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