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喊什么来“加油”?跟现代人比起来,古人用词是真文雅。 无论是给人加油打气,还是给予人安慰鼓励的时候。大家的口头禅是什么?你加油啊,这几个字是不是就脱口而出了? 乍一听没什么毛病。但仔细一想,无论是什么场景都用这几个字儿,是不是有一些敷衍了呢? 这个时候就来看看老祖宗们是如何高情商发言的吧。 首先来捋一捋,加油,这个词都能用在哪里。 帮人呐喊助威的时候,鼓舞别人的时候。还有给自己加油打气的时候。 像刚刚提到的,加油这个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以前的古人是不会使用这个词语的。 他们在表示给自己加油打气,或者是鼓励自己的同伴的时候。一般会用勉之或者共勉这个词。 意思也很简单,就是努力一起努力的意思。这两个词算是比较常用且适用范围比较广的词语了。 至于那些比较特殊的,用来加油鼓气的词语或是句子,大家可能也都听说过。 曹刿论战中,原文中有一句话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里的一鼓作气的鼓声,在战场上能够起到鼓舞将士,提高士气的作用。也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油法。 在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一句名台词,苟富贵勿相忘。这句话是和陈涉同村的人说的,意思就是陈涉以后如果发达了,也不要忘记提携曾经和他走得近的这些人。 苟富贵,勿相忘,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人对人的勉励话语。 除了这种被史书记载的,用来勉励别人的话。古人还能够有节奏的来喊加油。 不像是现在的人,替别人加油只会说加油二字,或是一个劲儿的重复的喊加油。古人们给自己喊劳动口号的时候,可是非常有节奏有规律的。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据记载,这是古人所制造的第1首诗,这首诗也是当时的人劳动的时候所喊的口号。诗里描述的内容是,人们打猎的场景。 实际上,制作诗歌并不是文人的专属。在当时人们还在刀耕火种的那个年代,劳动力还不是很充足,无论干什么活都要很多人一起。人之间又是不一样的,为了统一动作也为了劳动更加有效率,人们就一边喊口号一边干活。 这样干活比较有效率,而且有节奏。这些干活时喊的口号也被保留下来。也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油鼓劲的方法了。 除了以上这几个例子之外。在史书上还能找到很多的古人给自己加油的话语和方法。 刚刚提到的这些都算是比较温和且平常的。头悬梁锥刺骨这种就显得有一些激进。 不过无论是哪个年代,刻苦学习的学子,他们为了读出成绩,对自己,可是会下狠手的。头悬梁锥刺骨,这都算是比较常见的了。 当然比这些学生还狠上一点儿的,是失去了权力的君主,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知道。 为了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为了能够完成复仇大业,勾践可以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在给自己加油打气。卧薪尝胆,这也算是曾经落魄的君主给自己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了吧。 除了以上比较普通,以及比较激进的一些鼓励自己的话,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型的鼓励自己的话,史书上其实也有记载。 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刘邦和项羽。当年秦始皇驾车出行,在旁边当围观群众的刘邦和项羽,各说了一句话。 刘邦说的是大丈夫当如此。项羽说的是彼可取而代之也。一个说作为大丈夫就应该像秦始皇这样。一个说我可以代替他成为他。 虽然这两句话说的完全不一样,但这两个人想要取代秦始皇,成为天下之主的野心昭然若揭。 这两句话也算是当时还没有闯出名堂的两个人,对自己最好的鼓励的支持了。 诸如此类的古人给自己打气加油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只不过刚刚举的这些例子都是比较特殊,且广为流传的。还有很多比较特殊的或是冷门的,没有被列入其中。 不过当然了,能给自己打气加油的话,还有两句特别经典的,一句是已经被各种小说引用了无数次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一句是已经被大家吐槽多年的欧阳娜娜制造的名场面,加油鹿小葵。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说,这两句话,可比加油两个字有意思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