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31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以后想吃鸡胸肉或鸡翅,种植培养就可以了,哪还用养

1931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以后想吃鸡胸肉或鸡翅,种植培养就可以了,哪还用养鸡呢!”没想到这近乎荒唐的想法,还真的一语成谶了。 2013年8月,英国在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试吃会,主角是一个牛肉汉堡包,表面看来和麦当劳的汉堡包是一样的,这个汉堡包的特别之处就是,它的牛肉是实验室“种”出来,而不是真的牛肉。 这个试吃会,吸引了很多知名大厨、媒体和吃货,大家都想尝尝“种”出来的牛肉的味道。 当天康沃儿郡的名厨在牛肉中,加入蛋粉、面包屑和各种调料,先做成肉饼,最后才以牛肉汉堡呈现于人前,而试吃的幸运儿是两位美食评论家。 其中Ruetzler女士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几乎和真的牛肉一样,就是肉汁少了一些。” 而Shonwald先生则吐槽:“就是太瘦了,少了点脂肪的香味。” 这样的评价还是挺让人激动的,只是这高昂的价格,真的不是谁都能吃上一口的,要知道这块牛肉的造价高达32.84万美元。 这是一块“人造肉”,通过在培养基中播种下动物细胞种子,最后收获一群细胞。简单点来说,就是体外培养动物细胞。 不过,研发的马克博士说,他有信心4、5年后,人造牛肉汉堡的价格可降至10美元一个,如果进入商业化生产,甚至还可能更低。 有人不禁问了,10美元也不便宜啊,真的肉不香吗?为什么要吃人造肉呢? 首先是解决一些特定场合,人们吃肉的需求。 比如,2001年,为了让宇航员在太空中吃上新鲜的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试着用火鸡细胞来培养人造肉。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资助下,纽约图罗学院次年就成功把鲫鱼细胞培养出一块鱼肉片。 据说,当研究人员用面包屑裹上鱼片炸熟后,香气把邻居家的小孩都馋哭了,但由于当年美国法律的限制,没人能尝上一口。 其次,就是从健康的角度考虑。 比如有些肉含高热量以及饱和脂肪酸,我们经常食用的话,体内的脂肪就会积聚超量,导致我们超重、肥胖,甚至患上心血管疾病。 而人造肉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消除饱和脂肪酸,增加更多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让我们满足吃肉需求的同时,降低患病的风险。 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增加人造肉的其它营养物质含量,比如可以增加把维生素、矿物质、生物活性化合物等等。我们以后吃一口肉,就把人体的各位微量元素也补充完了。 还有就是,人造肉还能把动物传播的疾病和病原体风险降到最低,让食物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比如说,人造牛肉就不用担心疯牛病了。还有现在日本排核污水,全球人们都在担心海产品的安全,人造肉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人造肉对环境保护也是贡献很大。 研究人员指出,培养1000千克人造肉的能源消耗比正常的肉降低7-45%,温室气体至少降低78%,土地使用降低99%,水消耗量降低至少降低82%。 但也有人提出,人造肉培养产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比正常肉还要大。 但这丝毫影响不了科学家和商家对人造肉的研发热情。 这些年来,人造牛肉、合成鸡蛋、3D打印食品等等,层出不穷。比如,几年前李嘉诚投资了美国一家生物3D打印公司,就能打印出猪肉、牛肉和皮革等等。 不过,人造肉想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可接受,应该需要一段时间的,除了让价格要变得更亲民外,味道也是个关键因素。 那么,你是否接受人造肉,并且愿意品尝人造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