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亲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场亲情危机#【断亲,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场亲情危机】据南风窗

迎叶谈娱乐 2024-02-20 12:52:58

#断亲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场亲情危机#【断亲,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场亲情危机】据南风窗:“28岁结婚前一个月,在工作岗位上接到我妈打来的电话,她告诉我,我爸把对方给的彩礼赌没了。我突然憋住了一口气,觉得被人从后背捅了一刀。”#生娃后我从母亲的女儿变成儿媳#

“每次的家族聚会总会闹得不欢而散,酒喝多了的长辈们互相攻击谩骂。”

“这些所谓的亲戚拿了拆迁补偿款,背着我们家偷偷搬走了。”

话题“我的‘断亲’经历”下记录着这些想要断绝亲缘关系的时刻。

和朋友这类后天选择的关系不同,以血缘为基础形成的亲缘关系是与生俱来的。过去,人们讲求“血浓于水”,而到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亲缘关系无法选择,但并不意味着无法舍弃。尤其当亲缘关系只剩下困扰和伤害,却带不来一丝温暖和慰藉时,“断亲”就成了许多人的共同选择。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将“断亲”定义为“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一种现象”。即年轻人很少和亲戚互动或基本不走亲戚,而非绝对的断绝往来。“断亲”这个概念最早也是在其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中提出,并迅速引发大量共鸣与讨论。

早在十年前,胡小武就开始关注“断亲”话题。作为长辈,他切身经历了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与自己、与亲缘关系逐渐疏远的过程,“我们之间慢慢变得无话可聊,甚至完全失去交流”。真正从个体经验走向学术研究,则要到2021年10月,他注意到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讲述自己和亲戚之间不愉快的经历,“断亲”已然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

基于1200份问卷调查数据及线下访谈,胡小武发现在“90后”特别是“00后”青年群体中,“断亲”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一个现象,且受访者的年龄段越低,与亲戚的联系就越少。

在18岁以下的受访者中,63.16%的人表示如果没事几乎不与亲戚联系,剩下36.84%的人只是平时偶尔联系。

“我们同亲戚之间的冷漠、疏离状态,事实上正在成为个体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群体的一种日常生活。”胡小武分析。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断亲”?与亲戚相处中的负面体验是推动“断亲”的主要原因吗?全文↓↓

0 阅读:22
迎叶谈娱乐

迎叶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