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才是中国电影圈的真芭比#】据新周刊:如果《芭比》照进现实,这回应该是贾玲

迎叶谈娱乐 2024-02-12 10:04:31

【#贾玲才是中国电影圈的真芭比#】据新周刊:如果《芭比》照进现实,这回应该是贾玲的模样——并不是说《热辣滚烫》有多女性主义,而是说贾玲和芭比一样,正在亲手打破与自己紧紧捆绑的符号和标签。正如她所说,电影本身是一个关于寻找自我、学会爱自己的故事,减肥甚至不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围绕“贾玲瘦了”这件事,大家已经在互联网上吵了大概有一个月。早在电影上映前,就有无数看似“逻辑满分”的差评涌现:

贾玲若不出现,就是把减肥当成一种营销手段,贾玲若出现了,更是把减肥当成一种营销手段;贾玲胖了,说她胖得不健康,贾玲瘦了,又说她瘦得不健康;贾玲搞笑了,就质疑她只会讨巧,贾玲不搞笑了,又怀念起她的幽默。

演员为了一个角色增重或减脂的行为,在影视行业中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不少人还因为成功塑造角色而获得影帝、影后的加冕。在无数“Ken”因瘦身成功而收获掌声的当下,一位“Barbie”却因此被人抵制,这着实是一种互联网奇观。

平心而论,贾玲不是科班出身的导演,《热辣滚烫》的确还有许多进步空间。比如,如果前半段的戏剧冲突能够减弱,电影整体的观感想必会更好。目前的呈现,或许也是在春节档期下取得的折中与平衡。

在电影之外,我们不难发现,围绕贾玲作品的讨论,总是少不了针对贾玲本人的审视——不论《你好,李焕英》还是《热辣滚烫》,从“营销手段”“消费自己”到“是否讨巧”“全靠改编”,电影的官方主页下,类似的质疑都一直存在,也因此掀起过一轮又一轮的辩论。

可是别忘记,贾玲拍的本来就是商业片。在春节档、国庆档等热门档期的电影中,并不乏“明星主演”“取材现实”“劲点爆点”等宣传字眼,而主创路演、路透剪辑、幕后花絮等形式,都是营销策略的一种,并不丢人,最后被观众认可,就是真理。

电影院响起的掌声里,当然有相当一部分是送给贾玲本人的,那不是很正常吗?贾玲说不希望大家把焦点放在自己的体重上,但即便如此,这也不是一件坏事儿。最起码,这是人们乐意参与讨论的热点,她做到了大家做不到的事。只要观众看得动容,那不就已经足够了吗?全文>>#沈凌 贾玲用命在搏热辣滚烫##贾玲的苹果原则#

0 阅读:18
迎叶谈娱乐

迎叶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