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碰到硬茬了!印度先动手打击邻国,结果吃了个大亏,太丢人

旅游 05-07 阅读:85 评论:0

文|青茶

前言

近日,南亚地区局势陡然紧张,印巴两国突然开战。5月7日凌晨,印度武装部队发起代号为“辛多”的攻击行动,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空袭,巴基斯坦方面证实,此次袭击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

印巴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始终是横亘在两国之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双方曾多次因此爆发冲突与战争。此次印度率先动手,使得本就紧张的双边关系更是降至冰点。

结果搞笑的是,印度先动手打击巴基斯坦,反倒是自己吃了个大亏,太丢人!

印度主动出击却惨败

在这场冲突中,两架印度“阵风”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

“阵风”战机作为法国达索公司的得意之作,是一款具备多用途作战能力的第四代半战斗机,其空战和对地、对海攻击能力都十分强大,功能全面且性能均衡,与欧洲台风战斗机,以及瑞典萨博JAS-39战斗机并称为欧洲“三雄”。

印度对“阵风”战机寄予了厚望,不惜花费重金从法国引进。在引进“阵风”战机后,印度军方甚至宣称,其可以挑战中国的歼-20“威龙”隐身战机,在地区空中力量对比中占据上风。

然而现实却给了印度沉重的一击,巴基斯坦方面宣布,一架印度“阵风”战机被歼-10CE击落,另一架则被红旗-9/P防空导弹系统成功拦截。

这一结果让印度的“阵风”神话瞬间破灭,也让国际社会,对这款被印度寄予厚望的战机有了新的认识。

“阵风”战机被击落,不仅暴露出印度空军在此次冲突中的作战短板,也对印度空军的实力和战略布局产生了巨大的打击。印度原本期望凭借“阵风”战机提升空军战斗力,增强在地区的军事优势,如今这一计划显然已经遭受重创。

印度此次袭击行动,被其官方称为“有针对性的、审慎的,且不具升级性质”,印度方面宣称其目标选择和执行方式展现了相当大的克制,没有针对巴基斯坦的军事设施。

然而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印度空军,在没有受到挑衅的情况下悍然发动战争,对巴基斯坦平民进行袭击,侵犯了巴基斯坦主权。

声明指出,印度的侵略行径,导致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平民丧生,并严重威胁了商业空中交通,公然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和国家间关系既定准则。

面对印度的袭击,巴基斯坦迅速做出了强硬的反击。巴基斯坦出动空中力量,对印度实施还击。巴基斯坦军方称,歼-10CE在巴哈瓦尔布尔击落一架印度阵风战机,还有一架印度阵风战斗机被红旗-9/P防空导弹系统击落。

俄罗斯塔斯社的报道也证实了,巴基斯坦防空部队,击落两架印度空军“阵风”战机的消息。此外,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官员称,一架印度战机被击落在巴拉瓦尔布尔地区,另一架印度战机被击落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巴基斯坦方面甚至宣称已经击落了五架印度飞机,并俘虏了印度士兵,以报复印度的军事打击。

在此次冲突中,印度不仅损失了两架先进的“阵风”战机,还面临着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

其原本试图通过此次袭击达到的战略目标似乎并未达成,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巴基斯坦的坚决反击,让印度尝到了“先动手”的苦果,也让世界看到了印度在军事行动中的失误与困境。

冲突背后的深层矛盾

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争端,是印巴之间最为核心的矛盾点。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处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不仅控制着印度河的源头,还扼守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咽喉要道,是南亚、中亚与中国交界的关键区域。

自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起,双方围绕克什米尔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争夺。在第一次印巴战争中,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大约2/3的土地与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1/3的土地与1/4人口,双方虽在联合国调停下划定了停火线,但并未解决根本矛盾。

此后,1965年因克什米尔边境摩擦引发了第二次印巴战争,双方在联合国调停下签署《塔什干协定》,恢复原控制线,但巴基斯坦渗透行动持续。

1971年,印度又借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动乱之际介入,支持其独立,重创巴基斯坦军力,战后东巴独立,巴基斯坦国力大幅削弱,两国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

1999年,双方又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卡吉尔地区爆发边境冲突,这是数次克什米尔边境冲突中最为严重的一次。

从印度国内政治因素来看,莫迪政府或许希望,通过对外强硬的军事行动,来转移国内民众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矛盾等问题的注意力,从而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提升民众支持率。

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在南亚地区,有着各自的地缘政治利益和战略考量,他们通过军事援助、经济合作等方式间接影响着印巴局势。

美国长期以来在印巴之间采取平衡策略,根据自身利益时而支持印度,时而拉拢巴基斯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