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暴雨、冷空气,新一轮降雨南北都有,3天连下,权威:后面还有

科技 05-07 阅读:9 评论:0

又来降雨了!5月第二波降雨上线了,又是下3天,对于我国不少少雨地带的朋友来说,这真的就是一场“喜雨”。

当然,对于连续性降雨的区域来说,也要警惕极端性的转变,因为具有强对流天气的陪伴。

当然,降雨是一波接一波的发展, 后面预计还会有持续性的降雨活动,那到底降雨在哪里呢?能够缓解多少干旱区域呢?下面就详细看看。

降雨稀少,北方还是主要的干旱地带

对于我国一波接一波降雨来说,整体上而言,都是在南方为主,而对于北方区域来说,依然是相对较少,但在新一轮降雨之下,还是有一部分干旱区域降雨,这里先说明一下干旱的问题,再来说明一下降雨。

而干旱主要的集中区域,北方就是在陕西、河南、江苏等地,南方主要就是在广西为主,但相对来说,广西相对于此前对比来说,其东部大范围地带已经缓解,只是在中部,西部相对较少,而北方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还在继续之中。除此之外,其他区域整体还算好。

降雨最多的就是长江中下游——偏南的区域,最为典型的多降雨地带就是在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其5月以来的累计雨水量都是在10毫米到50毫米,局部区域达到了50毫米以上。

所以,5月第一波降雨的发展,主要就是在这一块为主,其他区域都是很少。然而,第二波降雨如何发展呢?下面我们就继续看看。

5月第二波降雨上线,后面还有1波,强不强?

没错,5月新一轮降雨又来了,并且在内陆气旋,冷空气,暖湿气流的配合之下,其触碰的“火花”要激烈不少,其中降雨的强度可能与此前出现叠加,要注意雨水的极端化。

当然,冷空气主要是影响北方为主,能够进入南方,也是在气旋推动之下的,所以,要是冷暖气流对接不够强,这降雨还是有可能出现调整。

这里也简单说明一下,这一波冷空气的影响并不强,相对于5月第一波“较强冷空气”来说,就是一波普通冷空气活动,其新疆、西北地区、内蒙古、华北等地有4度到8度左右的降温,第一波还有10度以上的区间不少,这一波相对弱一点。

但这也是配合了降雨的发展转变过程,从降雨的起点情况来看,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两侧都有明显的降雨活动,其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均有,主要的降雨区域在湖南、江西、浙江等地,有明显的暴雨,大暴雨。

而同时,一些干旱区域的喜雨也要来了,在湖南东南部,安徽南部等区域,也有10毫米到25毫米的区间覆盖,如果出现一些强对流天气的活动配合,可能强度会大一点。

其次在贵州东部,广西东部等区域,也在覆盖圈之中,而且后面45度倾斜降雨带,直接还出现了一大片的暴雨,从广西一直延伸到江苏,暴雨带至少跨7省左右,所以,要注意极端化。

同时,这个时候我国北方喜雨也来了,在京津冀,山东等地也有明显的降雨趋势,但主要就是10毫米到25毫米为主,同时,长江口区域的干旱也将可能迎来喜雨,同样被覆盖。

所以,这一波降雨是非常不错的,只不过陕西,陕西等地的降雨依然不强。这就是本轮降雨,是不是可以进一步缓解少雨的区域?这是非常明显的,但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一定要警惕极端性的降雨转变,这是关键。

而在这一波之后,我国还给出了1波降雨的发展,预计在13-15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黄淮及江南、华南北部还将有一次降雨过程。

所以,南方的降雨明显较多,至少在短期之中来看,这完全没有多大的问题,但南方也主要就是集中在江南南部、华南北部降水显著偏多,这就是雨水的情况。

台风变化太大了

西北太平洋区域的热带扰动活跃度还是比较高,但相对来说,其都是出现了“难产”的局面,在一个接一个的台风胚胎发展之下,最终都没有形成今年1号台风蝴蝶。

当然,大家从卫星云图上也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较强的热带扰动发展,弱小的倒是还有,其次就是从EC的数据来看,也没有台风迹象。

而GFS又给出了长期台风趋势,预计在5月中旬才有了,这可以说没有多大的看点,毕竟变化空间太大。

所以,短期之中大家注意我国降雨活动变化就行,注意这一波降雨的极端性发展,很多区域都出现了叠加,但“雨旱分布”也是明显,部分区域的干旱有望缓解,天降喜雨的趋势在呈现,这就是基本情况。

网友评论

环球科学猫

用眼睛看科学,用科学的思维看世界(原创内容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