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神水泉:青岛崂山矿泉
崂山地处青岛市东北部,海拔1130米。崂山泉历史悠久,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泰山虽云高,不及东海崂”之说。秦始皇曾于公元前219年亲临崂山,观蓬莱仙境,眺瀛洲风采。唐玄宗也曾遣人上崂山炼丹。自古以来,崂山既是道家云集之地,也是文人墨客探胜品水之所。崂山泉水自古有“神水”、“仙饮”之称。经常饮用崂山泉水,可以加速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矿泉水中所含各种矿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可以收到调节内分泌、舒张末稍血管等功效,所以崂山矿泉水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的天然优质饮料。
崂山水为冷矿泉水,因崂山临海矗立,地处海陆气流汇合之处,气温适宜,雨量丰沛,植被发育良好。当大量降雨渗入花岗岩体裂隙中后,成为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溶解了岩体中的多种矿物质,再从山体翠谷中流出,便形成了著名的崂山冷矿泉水。崂山泉流纵横,计有崂山九水、潮音瀑、龙潭瀑、神水泉、金液泉、天液泉等泉群。仅山顶就有瀑布5处、泉水16处、洞穴39处。
潮音瀑,又称鱼鳞瀑。它因溪水在此遇30多米高的断崖而呈三折破天而下,瀑水从断崖上跌落溅出的浪花状如鳞,故有鱼鳞瀑之称。瀑水下注两潭,上潭较小,深约六七米,口缘似缸,水色靛蓝,故称靛缸湾。下潭较大,方圆30多米,旁有石柱亭。西岩顶有观瀑亭,岩壁上镌有叶恭绰题写的“观音瀑”三字。附近巨石上还刻有古人题写的“春泻潭空,别有天地”等石刻。潮音瀑东北侧有蔚竹庵,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清嘉庆年间重修。著名的蔚竹鸣泉就坐落在蔚竹庵中。堂壁有诗云: “峭石开青壁,峋嶙不记年。叩门惊宿鸟,隔涧听流泉。树老含秋色,峰高入暮烟。蓬君栖隐处,遥望白云间。”这诗绘声绘色地把翠谷的环境特色,特别是蔚竹鸣泉刻画得情景交融、意趣盎然。
龙潭瀑,又名玉龙瀑。相传很久以前,东海里一条美丽的白龙,得道后奔向太清宫,被一山岩挡住了道路,白龙纵身一跳,其身影在空中泛出了一道白光。白龙离去后,这道白光历久不散,最后化成了一道奔泻不息的飞瀑,后人称之为龙潭瀑。
“崂山春茶神水泉。”神水泉是崂山群泉中最有名的。它位于太清宫西侧。泉边绿树四合,浓荫匝地,清幽凉爽。神水泉,为一集水的泉池,在太清宫院前三清殿的石壁下,石壁上镌刻着“神水泉”的题字。凡泉,一般或从地表露头,或从岩隙喷涌。有的泉流水声汩汩泙泙,如琴筝奏乐;有的泉水花翻滚,如雪浪花开;有的泉则宛如玉珠串串,银光闪烁……但神水泉的特点是听之不闻水声,筑池而蓄泓澄净清水,雨不漫溢,旱不涸竭,一年到头,总是保持着一定水位,故称神水泉。泉水“清凉甘冽、凉爽可口”。游人到此,总爱在泉旁的茶座品饮崂山春名茶,因为用神水泉水沏上崂山茶,闻则香、饮则甜、咽则滑,品茗之余,香留齿间,回味无穷。
金液泉,亦为崂山名泉之一,位于崂山北部碧落岩巨石之下。水从岩石中渗出,一昼夜才能流满1米见方、2米深的泉池,水质清冽爽口,也是宜茶好水。夏日至此饮上一杯,暑气顿消。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