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村庄被倾倒巨量泥土渣石,为何两年没人管?
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洪州镇垒寨村的群众反映,他们的土地里被倾倒了上百万方泥土渣石,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污染了水源,还存在严重的滑坡风险,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那么,这巨量的泥土渣石是谁倾倒的?给当地环境和群众造成哪些影响?事情是否得到解决?来看记者调查。
记者在现场看到,距离垒寨村约一公里的地方被倾倒了大量泥土渣石,形成了一些小山丘,周围植被遭到破坏,现场没有任何围挡防护设施,一旦下雨,泥土渣石顺水流下,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还可能引发土层松动垮塌,给处于下方位的村庄造成威胁。
村民 姚先生
“泥石堆积基本上两年了,好多树全部砍掉,我们森林被埋很多了,这上面土地开裂很大。”
村民 姚先生
“怕下雨的那时候,泥石塌下来影响我们的土地。”
村民 姚先生
“风电设备对我们的影响特别大,噪音比飞机的声音还要大,我们希望它拆除,现在就是希望他们清理,恢复原来的样子,还有商量要怎么赔偿我们村民。”
那么,这些泥土渣石从何而来?记者了解到,这与广西一处风电项目工程施工有关。2022年,广西三江红岩山风电场工程获核准,项目建设容量为100兆瓦。由于该项目的9号、10号平台建设需要占用邻近的贵州省黎平县垒寨村的土地,作为施工方的新疆天山金石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找到垒寨村村民,希望能够签订征占地补偿协议。
村民 张先生
“当时有很多户签字,我拿了五六万。”
村民 龙先生
“原来我们还没有签字之前,他们项目方就来挖过土地了。”
记者从村民提供的一份《三江红岩山风电场工程项目风机平台征占地补偿协议》中看到,甲方为新疆天山金石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乙方为某一村民,鉴证方为垒寨村村委会。土地用途为该风电项目平台建设,征地范围包括旱地(含菜地)、果园地、林地等,每亩补偿38400元。补偿金额为用地一次性经济补偿。
协议中还提到,甲方有权将本协议项下的土地占有权或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乙方、鉴证方均不得反对阻挠,否则甲方因此遭受的一切损失,均有阻挠方负责赔偿。记者发现,协议中并未对占地期限、征地使用不当后造成不良后果的权责进行明确。有村民说,他们签订协议后没有获得应自行留存的那一份。
记者从村民口中得知,最终与项目施工方签订协议的约有20户村民,占全村村民户数的5%,他们共获得一次性经济补偿约117万元,村委会收到3万元的办公经费。有村民告诉记者,征占的是集体土地,但签订协议时并未召开村民大会讨论。
还有村民表示,施工方在倾倒泥土渣石时,违规倒入6户村民的近8亩林地中,而他们并未与项目施工方签订任何协议。
垒寨村党支部书记 龙涛:
主要是这个项目施工方要出来讲话,倒泥土还没跟我们打招呼签协议的这些地,你该补的要补。这些可能的次生灾害,你要找出一些措施来帮我们解决。目前正在处理,因为洪州镇人民政府这边跟广西政府两方面已经座谈了。
黎平县洪州镇人民政府政法委员 杨承袭:
泥石堆放点距离我们村上有1400多米,当时项目施工方说距离我们这个村子很远,对村的影响不大。没有村民跟我反映说超面积了。我们到广西跟他们对接,他们承诺设计一个很厚实、很高的这种挡土墙,避免泥石在汛期的时候往下排,冲毁下面的这些树林。
当下,泥土渣石堆积给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那么这个风电项目此前是否通过相关部门环境评价等审批程序呢?黎平县洪州镇政府解释,项目施工区域较为特殊,位于贵州和广西交界处,称为插花地,没有明确归属,行政区域划分上属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独峒镇,但土地实际却属于贵州黎平县洪州镇垒寨村,(考虑出字)因此项目只需通过广西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
记者:你觉得到底是为什么会造成现在的局面?
黎平县洪州镇人民政府政法委员 杨承袭:
最后酿成了这样一个情况,主要责任还是在监管这方面。负责项目落地的主管部门,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广西他们的项目。
按照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说法,主体责任归广西方面。记者采访当天,贵州洪州镇政府和广西独峒镇政府方面进行一次通话,了解事情处理进程。
黎平县洪州镇人民政府政法委员 杨承袭:我现在是问你,项目业主方他们设计了没,准备动工了没?
广西独峒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粟树林:晚上要问他们项目业主方,我先问清楚。
针对当下存在的隐患问题,广西政府方面以及项目业主并未给出明确回复。
记者了解到,2023年5月,贵州黎平县垒寨村村民就向当地村委会和镇政府反映过,之后200多名村民又联名签字要求拆除风力发电站以及清理乱倾倒的泥土渣石。而据村委会方面表示,他们从2024年6月开始向广西政府方面反馈此事,目前已经向其投诉10余次,事情仍未获得实质进展。
乱倾倒泥土渣石的事情已经发生近两年时间,贵州黎平县洪州镇政府方面推动处理问题没有获得有效进展,是否向上一级政府反映,申请提级推动处理?
记者:你们有向黎平县人民政府反映过这个问题吗?
黎平县洪州镇人民政府政法委员 杨承袭:我们有反映出现过这种矛盾纠纷,但是在细节的方面也没有说得太多,因为当时我们已经在处理当中了,觉得是可控的。
尽管涉事区域属于两省交界的插花地,但实际利益受损的是贵州群众,黎平县相关部门该不该介入管理?记者采访了黎平县相关部门。
黎平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欧永波:这个情况我是第一次知道,林地变为其他用地之前,是由林业部门去处理。我们主要负责耕地这一块。
黎平县林业局副局长 黄金松:我们不清楚,他们私下签订协议。这个是土地征用协议,如果广西那边取得审批手续之后,它是可以征用的。如果他是办了手续的,他就不存在违规。我们要现场看了之后才能确定风险。
黎平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吴宗华:没有听到反馈水源污染问题,因为只是通过电话跟他们了解情况,可能要看现场到什么程度,要涉及到其他部门,大家形成一个处理的模式。
从记者采访可以看出,尽管村民已经反映近两年,黎平县多个部门均不太清楚情况。在记者建议下,黎平县自然资源局、水务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洪州镇人民政府及村委会工作人员到涉事现场了解情况。
黎平县林业局林业调查设计队队长 文宏亚:
存在一部分隐患,堆土高,长期下雨的话,它就会发生塌方,泥石往下走。由他们来负责任这边的恢复,他要把它整平,种草种树是必须的。一般三年应该可以恢复了。虽然是插花地,但是我们贵州的地,我们当地政府、林业部门都有这个权利,都有责任,必须要监管。
记者:如果我们早一点介入,是不是问题就没有那么严重?
黎平县自然资源局副科级干部 吴育渊:
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现场看是有泥石滑坡这种风险,要砌挡墙,还是采取其他措施,这个泥石量还是有点大,要抓紧时间。
黎平县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副队长 杨正春:
当然老百姓现在反映这个诉求,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跟广西三江环保局沟通,我们要把环评拿出来看看,要他们一起到现场来,究竟是不是按照法律要求相关的污染防治措施。
黎平县水务服务中心主任 胡承贵:
他们肯定会有水土保持方案,已经设置了排水沟,村里面的集中式自来水水源是在其他地方,离这里很远。如果他觉得那些地方污染了,受影响有问题了,他来找我们,我们肯定会帮他来协调。
记者了解到,作为风电项目业主的三江富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对红岩山项目10号平台弃渣场,也就是垒寨村涉事现场排查后表示,现场存在滑坡溜渣风险,将针对目前较为紧急的滑坡风险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广西方面提供的排查报告中明确,将在3月份完成挡墙施工整改,施工单位需对边坡进行分层压实、划分台阶,保证坡面稳定后,砌筑挡土墙。
截止发稿时,记者从洪州镇垒寨村村委会了解到,广西方面承诺修建的挡土墙还没有施工迹象。汛期即将来临,广西方面提出的解决方案中修筑挡土墙能否有效抵御滑坡风险?存在的地质隐患根源问题能否解决?已经遭受破坏的林地和其他土地能否恢复如初?相关补偿该如何完成?这起事件中的违法违规问题,监管失职责任该如何追究?
《群众身边》将持续关注